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药学 血小板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剂量强度、剂量密度与生存密切相关。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是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导致化疗剂量强度降低或延迟化疗,严重者还需输注血小板以避免出血。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11)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 rhIL-11治疗,治疗时间28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出血情况...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是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的关键性促血管生成因子,两者分别通过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因此抑制该类因子的受体活性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文对目前进入临床研究的VEGFR和PDG...
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对照组、姜黄素(10、20、40 mg·kg-1)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32.5 mg·kg-1)组和正常对照组。摄取高脂饲料2周后,连续6周高脂饲料喂养并服用姜黄素,测定每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 各给药组兔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变型指数等指标有降低趋势,且具有剂...
介绍临床药师以不良反应为切入点,对肺结核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经验与体会。药师深入临床,协助医生分析调整用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病床前宣教,全程督导治疗及不良反应监测,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抗结核药的临床应用更安全、合理。
研究益心脑滴丸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凝血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阿司匹林组、益心脑滴丸高、中、低剂量组(906,453,226 mg·kg-1,ig)。分别由ADP、凝血酶、CaCl2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察益心脑滴丸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通过毛细玻璃管法研究益心脑滴丸对血瘀模型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同时评价滴丸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
以化合物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PO1)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13个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类化合物(PO1~PO13),其中8个化合物(PO6~PO13)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结构已经由1H NMR,IR,MS确证,并对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实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在4个引入-NO的化合物中,有3个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
研究化合物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作用。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法考察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家兔血小板体内、体外聚集试验测定受试药对ADP诱导的体内、体外家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桂酰基)-4-(苯乙胺乙酰基)哌嗪马来酸盐具有明显的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及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采用前药设计原理,以普拉格雷代谢物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羟基四氢噻吩并吡啶烷氧羰基酯类衍生物(1~8),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MS和HRMS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活性评价,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除化合物5外,其余大部分化合物都显示出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部分化合物显示了与普拉格雷相当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 设计合成了6个阿魏酸衍生物, 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MS确证。体内药效筛选结果显示, 阿魏酸衍生物对二磷酸腺苷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其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奥扎格雷钠。
考察荫风轮总苷对ADP诱导血小板黏附及黏附受体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体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黏附模型考查荫风轮总苷对ADP诱导血小板黏附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荫风轮总苷对ADP诱导血小板黏附受体(GP Ib,GPIIb/IIIa)表达的影响。 结果 :荫风轮总苷(25~50 mg·L-1)可以显著增加ADP诱导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P<0.05);荫风轮总苷具有增强ADP诱导血小板黏附受体G...
从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中获得5种成分,经鉴定3种为已知物即丹参新酮、铁锈醇及Ro-090680,另2种为新化合物,命名为△1丹参新酮与△1-丹参酮ⅡA并观察了它们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活性。
以取代亚苄基丙酮和二级胺盐酸盐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炎活性的芳氨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元素分析或HRMS确证。同时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β-葡糖苷酸酶释放的抑制作用,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芳氨酮类(MA)化合物对PAF引起的大鼠胸腔多形核白细胞β-葡糖苷酸酶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MA12、MA13、...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和血小板产生的主要调节因子,并且在成熟血小板生成中,TPO的作用强于目前已知的几种相关造血因子。TPO模拟肽(TPO mimetic peptide,TMP)或TPO非肽类模拟物(TPO nonpeptide mimics)是与TPO具有相似功能但不具有同源结构的小分子物质,能与TPO受体结合,产生类似TPO的生物学作用,且不具有免疫原性,因而越来越受到青...
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血小板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热点。新一代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剂普拉格雷,与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相比,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是一种已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的噻吩吡啶类药物。本文依据最新的文献报道,综述了血小板抑制剂的开发历程,以及普拉格雷的合成工艺和临床研究状况,同时对该药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