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 缺陷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心理学 机制相关记录157条 . 查询时间(2.597 秒)
关于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次急性应激情境下。然而, 相比单次急性应激, 对重复暴露于同一应激源的研究更能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应激事件。与单次应激不同, 重复性急性应激与应激适应有关, 能够节省资源, 具有很强的进化和适应意义, 但目前关于重复性急性应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却知之甚少。鉴于此, 研究运用事件电位相关技术、鼻喷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型分析方法, 探讨重复性急性...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 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 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 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人们自身的浪费行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 印象管理中的社交性维度部分中介了两种错觉与浪费行为间的关系。两个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检验了描述性(命令性)规范信息对行为(态度)错...
如何揭示情绪性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的热点课题。以往研究主要采用单独面孔表情作为情绪诱发或呈现方式, 但对群体情绪知觉与体验的关注极其缺乏, 而群体面孔表情作为群体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 亟待深入关注。因此, 本项目将采用群体面孔(面孔群)表情作为群体情绪刺激, 拟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核磁共振(fMRI)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等技术结合行为研究, 尝试从情绪信息(...
社会排斥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 已成为世界各国探究社会政策和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却鲜少有研究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探讨社会排斥对人们的产品偏好的影响。本文通过1个预实验和4个主实验, 系统研究了社会排斥如何影响个体对不同触感产品的偏好, 并探讨了其内在影响机制。实验结果发现在经历社会排斥(相较于社会接纳)之后, 个体更偏好触感柔软的产品, 消极心理体验是其内在驱动机制, 并且该作用机制被归...
原始性情绪感染理论认为, 情绪感染是一个“情绪觉察—无意识模仿—生理反馈—情绪体验”的过程, 情绪感染是一个由生理诱发情绪的过程。早在1884年, 詹姆士和兰格就提出了情绪外周学说, 同样描述了从身体变化到情绪变化的关系路径, 但没有描述从刺激事件到外周身体变化的发生机制。对情绪感染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能揭示这一“自下而上”的情绪产生机制。研究选取有效大学生被试62名, 参与下列研究:(1) 在眼动实...
以特质激发理论和工作绩效理论为基础, 通过对27家中国跨国企业派驻海外分公司的119名中高层外派经理及其上级的问卷调查, 本研究探讨了跨文化情境下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与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外派经理的经验开放性会通过文化智力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其跨文化管理有效性, 而文化距离在中介作用的前后阶段起到不同方向的调节作用:文化距离强化了经验开放性与文化智力的正向关系, 却弱化了文化智力与跨文化...
基于压力转换理论, 考察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调节机制, 尤其是应对策略对整个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通过对9家企业的249对上下级匹配问卷分析发现, 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而言, 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关系更弱; 主动性人格正向影响积极应对策略, 负向影响逃避应对策略; 积极应对策略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当...
作者考察了权力感知对消费者怀旧偏好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通过3个实验, 作者发现低权力者比高权力者更加偏好怀旧产品或怀旧品牌, 而寻找生活意义的动机在该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 权力的缺失导致个体认为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 进而激发出寻找生活意义的动机。由于怀旧可以通过回忆有意义的事件和提供社会支持两条途径来帮助个体重拾生活意义, 因此低权力的消费者倾向于进行怀旧消费。这一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
结合掩蔽启动范式和Go-Nogo范式, 考察了任务设置影响负相容效应的机制。实验中以指向左或右的双箭头为掩蔽启动项, 在两个Block中的Go试次中分别以箭头和汉字为目标项, 要求被试对箭头或汉字做辨别反应, Nogo试次中不呈现目标项, 被试无需反应。结果发现:Go试次中, 只有在箭头任务设置下才出现负相容效应, 脑电结果表现为一致条件下P3潜伏期显著长于不一致条件; Nogo试次中, 箭头任务...
时间性前瞻记忆与事件性前瞻记忆在任务执行时间的可预测性、对注意资源的依赖性上有较 大差异.解释时间性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测试G等待G测试G退出模型、注意阀门模型、动态注意模型,这 些理论都强调注意对正确执行任务的重要性.参与时间性前瞻记忆加工的脑区主要有前额叶、颞叶、丘脑等, 其中,前额叶在整个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都发挥作用.未来研究应考虑将行为和神经机制研究结合起来,以 探讨时间性前瞻...
音乐审美偏离的心理机制研究。
形状偏好是指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倾向于认为相同形状的物体拥有相同名称的现象。已有研究采用词汇拓展、分类和归纳推理等任务发现, 2~3岁甚至更早的幼儿就已经表现出形状偏好, 且表现受刺激物的属性、创造者的意图和功能及因果/比较关系等因素影响。然而, 形状偏好现象存在着联结观和概念观两种不同的解释。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 并结合发展中的其它问题, 从特殊被试和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现象的...
利他惩罚是指在团体中与他人合作, 并不惜花费个人代价去惩罚不合作者以维护群体规范的一种利他行为。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利他特征, 可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行为模式, 是人类本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已有研究, 总结了可用于研究利他惩罚的主要范式, 回顾了利他惩罚的进化背景, 从大量实证性文献中提炼出 “不公平厌恶”及“心理理论和共情”两个维度来阐释引起利他惩罚行为的认知-情绪加工机制,...
Simon效应是指与反应要求无关的刺激位置和反应位置在同侧时, 个体反应更快更准确的现象。对于Simon效应的产生机制,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在不同实验情境中获得的Simon效应有共同的产生机制。但是,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在刺激形式、排列方式、刺激—反应规则以及反应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 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Simon效应, 即视觉运动Simon效应和认知Simon效应。视觉运动Simon效应源于...
系统考察在控制目标与非目标颜色特征属性的条件下, 动态非注意盲中视觉系统是否存在对分心物的抑制机制。实验一为基线实验, 将目标与非目标设置为相同的白色圆形, 考察被试对不同颜色特征(白色或者黑色)新异刺激的觉察情况; 实验二和实验三通过改变目标与非目标的颜色特征, 进一步探讨视觉系统对分心物(包括非目标和新异刺激)的抑制机制。结果发现, 视觉系统对干扰目标追踪(并计数)任务的分心物均产生抑制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