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内科学 心肌缺血相关记录79条 . 查询时间(0.116 秒)
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快速、精准地诊断此类疾病,是近年来全球医疗科技重点研究和突破的方向,同样也是临床医生“对症下药”的核心问题。
比较心肌声学造影(MC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37例,患者入院后陆续行TTE、MCE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比较TTE、MCE诊断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及重度狭窄的正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
探讨调控PDGF/PDGFR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MI/RI模型,在PDGFR磷酸化抑制剂CP-673,451干预后,采用心脏超声心超检测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qPCR法测定炎症因子的表达;分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neonatal rat cardic fibroblasts,NCF),采用qPCR分析其胶原合成基因...
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00例,收集发生肿瘤再植入伤口情况和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Lp-PLA2,sCD40L浓度,分析Lp-PLA2, sCD40L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
通过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心肌梗死PCI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经检查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甲基异腈类化合物(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诊断,两组病人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PCI术...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微循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接受PCI术治疗的缺血预适应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于PCI术前30 min静脉输注前列地尔,并在术后连续静脉输注7 d。检测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计数(CTFC)评估病人PCI术后心...
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对冠心病(CHD)病人心肌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CHD心肌缺血病人152例,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发作组(88例)和对照组(64例),分析ST段、QTc间期对CHD心肌缺血发作的预测价值。
探讨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20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24 h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性,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绞痛分级。
现有的证据显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较非糖尿病损伤加重,但是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是自噬及其相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
探讨银杏内酯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银杏内酯B低剂量组(15 mg/kg)、中剂量组(30 mg/kg)、高剂量组(60 mg/kg),每组20只。通过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图波动变化;红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
心血管疾病常年处于人类致死疾病的首位,尤其是心肌梗死,具有高死亡率和心衰发生风险,其关键病理因素之一是心肌梗死患者在血运重建治疗中伴随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无相应的治疗药物,是世界心血管领域学术研究与药物发现的焦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淼教授课题组发现,体内的一种前列腺素E2(PGE2)活性脂类小分子及下游信号通路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损伤,在心梗患...
观察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GTR1)蛋白和血管紧张素原(AGT)、AGTR1、内皮缩血管肽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5天,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64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调脾护心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生药5.85 mg/(kg·d...
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分布情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短时间缺血后由于快速恢复供血导致的心肌二次损伤事件。论述该病与胸痹心痛病的不同,认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更符合厥阴病的病因病机范畴,同时依据厥阴病的病机理论,从方药及经穴上论治该病。
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对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再灌注治疗也会导致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律失常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缺血后适应(IPost C)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病变血管、远隔血管床或药物进行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治疗,从而降低再灌注损伤,根据作用的部位分为原位IPost C、远隔IPost C以及药物IPost C。大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