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法律史学 部门法学 国际法学 法律法规 判决文书 法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法学 量刑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0.058 秒)
量刑研究》投稿指南     量刑研究  投稿指南       2024/3/22
.《量刑研究》第9辑拟为“网络犯罪的量刑问题”专辑,优先刊发“网络犯罪的量刑问题”相关稿件,同时也欢迎“量刑理论前沿”、“量刑问题专题研究”、“量刑实践改革探索”、“量刑专题问题研究综述”专题及刑事法方面的其他相关文章的投稿。
量刑研究》期刊简介     量刑研究  期刊简介       2024/3/22
量刑研究》是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论坛,旨在提供关注量刑问题平台、聚焦讨论量刑热点问题、深入推动量刑理论研究、促进实现量刑公平公正。本刊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每辑30万字左右。欢迎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量刑问题的同仁投稿。
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     西南政大  量刑       2024/3/22
为整合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资源,推进我校量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向纵深发展,为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科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国家刑事司法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特成立“西南政法大学量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于2012年12月12日校长办公会批准设立,隶属于本校刑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不具有独立建制,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非实体性学术机构。
尽管我国刑法中对于诈骗有明确的量刑标准,且自《刑法修正案(七)》之后,每一次的刑法修正案都会结合主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对涉及电信诈骗的相关罪名和量刑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让执法办案部门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由于电信诈骗活动花样频现,且在绝大多数电信诈骗活动中,依托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给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的认定和证据链固定带来极大难度,造成了相关犯罪嫌疑人的罪责在认定和司法审判量刑上存在缺失。
论上诉期内生态修复行为作为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及其实现
原审被告人贺贤安,男,汉族,1978年7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初中文化,务工,住浙江省象山县。因本案于2015年12月22日被刑事拘留,2016年1月15日被逮捕。现在江苏省常州监狱服刑。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理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贺贤安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2017年4月24日作出(2016)苏0506刑初254号刑事判决,认定贺贤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宣判后,贺...
原审被告人贺贤安,男,汉族,1978年7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初中文化,务工,住浙江省象山县。因本案于2015年12月22日被刑事拘留,2016年1月15日被逮捕。现在江苏省常州监狱服刑。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审理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贺贤安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2017年4月24日作出(2016)苏0506刑初254号刑事判决,认定贺贤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宣判后,贺...
原审被告人刘永权,男,汉族,1981年3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小学文化,农民。2015年9月10日因涉嫌犯抢劫罪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30日被逮捕。2019年9月9日被取保候审。
原审被告人李波,男,1984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汉族,大专文化,户籍地洛阳市西工区。因本案于2013年11月2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7日被逮捕。2015年5月26日被取保候审,2016年5月26日被监视居住,同年10月17日被逮捕。2019年1月16日被取保候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刑法学总论课件第十六章 量刑
各种法定量刑情节在具体个案中有各种可能的组合,但对于多情节案件如何量刑却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此类案件的量刑结果不确定。以十四万余交通肇事罪案件为样本,对其量刑进行确定性检验发现:通过限缩量刑情节的裁量幅度,可以将此类案件的量刑确定性由原来的30.5%提高到51.1%;在此基础上控制样本离散性程度,可以将量刑确定性由51.1%进一步提高到73.4%。据此建立的量刑模型可用于量刑预测,促进司法公正,...
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比较,指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量刑问题实证研究的回归模型构建中存在的哑变量设置以及标准化系数计算等问题;总结出在利用回归模型作为量刑模型预测刑罚量时,必须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在利用回归模型分析量刑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计算基准刑时,则不需要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在计算基准刑时,拘役判决的基准事实不仅包括血液酒精含量等因素,还应当包括量刑影响因素的参照水平;罚金判决的基准事实则不必然包括血液...
重庆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刑法总论)课件第十七章 量刑
我国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中关于“多次”的规定较多,但这些规定的种类、作用不同,致使其凸 显失衡性、混乱性、模糊性等特点.以我国刑法分则中关于侵犯财产罪的“多次”行为规定为例,既存在同一层 面上的不同财产犯罪因“多次”的规定不同而产生的量刑差异,也存在“多次”行为自身司法解释规定的混乱性 对定罪量刑带来的困惑,还存在“多次”行为在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行为的竞合所导致的“禁止性评价”与“一 事不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