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系统学 控制理论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 信息科学秘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软件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47 秒)
2024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基础软件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咨询会暨CAX一体化先导专项启动及签约仪式在数学院举行。
2023年4月17日,软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复杂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论文《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在《电子学报》上发表,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司凌宇,通信作者为助理研究员强文文。论文针对航海雷达目标检测中背景复杂、原始数据量大、有效数据量少以及检测任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CLMRD,即Contrastive ...
2023年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将于2023年4月至6月举行,报名截至时间2022年11月30日。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入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榜单。
近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尹义龙教授团队的论文“Towards Accurate and Robust Domain Adaptation Under Multiple Noisy Environments”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TPAMI)发表。TPAMI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顶尖期...
中国新闻网合肥2022年2月25日电 (张俊 童路)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量子计算云平台近期成功部署上线两款全新国产量子编程软件——isQ-Core、青果,标志着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量子软件是连接用户与量子计算硬件设备的桥梁。量子计算机的高效运行和广泛使用既需要硬件系统,也离不开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等软件的配套支撑。本次部署的isQ-Core量子...
中科院软件所团队日前发布全新量子计算编程软件——isQ-Core,并成功部署至世界领先的超导量子硬件平台,标志着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量子计算软件是连接用户与量子计算硬件设备的桥梁,量子计算软硬件的结合,将为更多不同行业人士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提供有力支持。”科研人员说。
2018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大庆教授团队在利用商业Wi-Fi(即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设备进行室内无接触人体行为感知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基于相关成果的论文《从菲涅耳区衍射模型到利用商业Wi-Fi设备进行细粒度人体呼吸检测》(From Fresnel diffraction model to fine-grained hu...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软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32个参评实验室中排名第13位,评为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计算机科学国际前沿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并举,本评估期间(2012至2016年),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均取得了国际一流、国内领跑的高显示度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智能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隐私安全是近年来计算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流行,用户在智能手机上存储了大量隐私数据和个人信息,而如何对这些隐私数据加以保护,遂成为移动计算和普适计算研究领域的重要挑战。
2017年,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譞哲副教授课题组在移动Web浏览体验优化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Jacob: 一种面向计算密集型移动Web浏览任务的网构化优化方法》(i-Jacob: an Internetware-oriented approach to optimizing computation-intensive mobile web b...
2017年5月25—28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单位的专业人员和5万多名观展人员齐聚贵阳,围绕“数字引领经济新增长” 主题展开交流。作为全球始创大数据主题博览会,本届数博会继续聚焦大数据的探索与应用,展现大数据最新的技术创新与...
2017年1月5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大庆教授课题组提出的基于菲涅耳区模型的无线感知新理论,以《迈向厘米级的Wi-Fi人体行为感知》(Toward centimeter-scale human activity sensing with Wi-Fi signals)为题,在领域旗舰期刊《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IEEE Co...
2016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罡教授、刘譞哲副教授课题组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表情服务使用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6年,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研究所张大庆教授、软件工程国家工程中心王亚沙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普适计算研究团队在利用商业WiFi设备进行室内无接触人体行为识别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即给定一组测试(其中包含没有通过的测试),通过不断修改程序,最终使得测试全部得以通过。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一度被认为有望大幅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和提高软件质量,近年来吸引大量研究人员投入其中。然而,软件缺陷修复却存在着修复与测试过拟合这一与生俱来的重大缺陷。由于它以通过所有测试为目标,所产生的修复只能保证通过所有测试,并不能保证在测试未覆盖的输入上也产生正确的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