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 普通话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音韵 汉语语法 汉语词汇 汉语训诂 汉语修辞 汉字规范 汉语史 中国古文字 汉语研究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汉语研究相关记录2583条 . 查询时间(3.731 秒)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使得方言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少方言日渐式微。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反映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体现了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方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记录了语言的历史发展变化。我们应该从政策的支持、学者的带动、媒体的宣传、民众的参与等四个方面保护好方言。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主编《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中的第五章。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沈明研究员。
“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本质上就是北京话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的研究。已故著名北京话研究专家胡明扬先生在《北京话初探》中,探讨北京话来源问题时评价道:“这是一个饶有兴趣但又难度相当大的课题。”因此,应该大力开展北京话形成的历史层次研究。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研究员主编《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中的第四章。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谢留文研究员。
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席卷了地球村的每个角落。一时之间,从商业模式、文化产业,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沟通,甚至阅读习惯、审美需求和文化表达等等,都在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汉字运用的全新环境业已形成,汉字走向数字化成为必然。
在视觉词汇识别和文本阅读的研究中,词频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变量之一。大量行为研究发现,人们对词语的加工随着词频的提高而加快。神经电生理研究同样表明低频词加工更加困难,且相比高频词会诱发波幅更大的P200或者N400成分。因此,心理语言学中的诸多计算模型,如联结主义理论模型(交互激活模型、分布发展模型、语境多样性模型、双通道瀑布模型)和双重加工模型都把词频作为影响词汇认知加工的重要变量。
政治话语既是政治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中介”,更是政治传播的“内容”。政治话语可以从语 言学、政治学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政治话语中否定的表达手段,主要包括两 个问题:(1)确定汉语政治话语中常用的否定表达手段;(2)从政治话语的性质、语境和说话人入手,分 析影响政治话语中否定表达手段选择的因素。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当代语言观念的革新,将语言视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保存、保护和传承,倡导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国家工程,语保项目的调查强调基本内容的统一性、技术的规范性和操作流程的有序性。基于语保工程实施下的贵州汉语方言调查项目计划完成22个调查点,目前的调查研究实践表明:正确领会工程实施理念,严格执行调查程序和摄录规范,能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然而,由于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都已随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后世要通读典籍,不仅要具备文字、训诂知识,还要掌握音韵知识。“非通音韵,即不能通文字训诂,理固如此。然不通文字训诂,亦不足以通音韵。”国学大师黄侃,道出了传统“小学”音韵与文字、训诂之间畛域有别而相互为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
本文考察了小金县汉语方言卷舌音声母的来源。小金县是藏汉回等民族杂居区,其中以嘉绒藏族为主体民族。当地汉语方言中的卷舌音声母字十分丰富,本文认为这些卷舌音声母字主要源自于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字,分tst§的类型属于南京型,这与一百年前四川官话的代表方言成都话是同一类型。
甲骨缀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使碎片经过拼接,变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卜辞,成为可利用的珍贵史料。甲骨缀合研究的持续深入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需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一门学科必须有新材料不断涌现,才能使其永葆生机。甲骨新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源于甲骨出土,二是源于甲骨缀合。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们要更深刻认知甲骨缀合的意义。
定中关系和转指结构的助词标记,永新话有两类:一类是量词“个”,另一类是指量短语“固个”“固复”“固些”。“个”在南方地区使用普遍,而指量短语作结构助词标记是永新话等方言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说明指量短语标记产生的动因:NP前的指量短语原来的作用是提高指别度。由于语用上的频繁使用,起强调作用的指量短语进入“修饰语+助词标记+中心语”这个框式结构以后,才由强调作用逐渐转为起连接作用并被赋予助词标记的功能...
王冬梅著《汉语词类问题》韩文版由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李善熙教授翻译,韩国亦乐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本书是沈家煊先生主编的 “语言学热点问题研究丛书”(第一辑)(学林出版社2018年版)中的一本。本丛书旨在对《马氏文通》引进西方语言学理论以来中国语言学界的若干热点话题加以梳理和评析,阐明汉语研究必须摆脱印欧语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汉语的个性、从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的必要性。本书则聚焦“名动分立”和“名动...
穿越三千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发展仿若星辰,照亮了我们与殷商展开对话的一幕幕瞬间。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精神脉络;代代绵延,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赓续,滋养了写在中华基因中的文化气质底蕴。“一片甲骨惊天下”。作为中国已知的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蕴含着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汉字方块形态和发展框架。120年间,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浸透着一代代研究者解码千年文明的心血。在新...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汉语  手指字母  方案       2019/11/6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