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重大突破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Cell》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与《Nature》、《Science》并列为全球三大顶尖学术期刊,有着极高的引用率和录用难度,被科学界奉为权威。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发现和研究成果都发表在《Cell》上,能在《Cell》上发表论文,也是对研究者卓越科研能力的有力证明。
日前,一项关于双免疫治疗改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生存获益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是中国主要研究者。基于研究成果,我国首个恶性胸膜间皮瘤“双免疫”疗法获批,打破了15年来此类疾病无新药的僵局。这一新的联合治疗方法,使患者总生存期翻番,死亡风险降低26%,有望成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新的标准治疗模式。胸科医院作为此项研究的中国区组长单位,潜心钻研难题,探索医疗高地,...
近日,Cell (《细胞》,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19/2020影响因子38.637)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介导喷嚏反射的肽能神经通路(Sneezing reflex is mediated by a peptidergic pathway from nose to brainstem.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5.017)。南方医科大学...
2020年12月15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团队成功应用DragonFly-T经导管三尖瓣瓣膜夹系统完成中国大陆首例人体临床应用。患者三尖瓣反流由术前极重度反流(Torrential,5+)降低为术后少量反流(Mild,1+),于12月17日顺利出院。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经股静脉三尖瓣反流修复产品成功应用于临床,亦是中国大陆首例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手术,标志着我国在三尖瓣介入治疗...
近日在著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 11.864)在线发表了由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刘新峰教授、叶瑞东副教授团队开展的有关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研究“Aberrant oligodendroglial LDL receptor orchestrates demyelination in chro...
2020年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鄢和新、翟博、俞卫锋教授团队等与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国际顶级转化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合作发表题为“An extracorporeal bioartificial liver embedded with 3D-layered human liver progenitor...
卒中是目前我国第一位致残、致死的疾病原因。椎基底动脉闭塞所致后循环卒中病情重,发展快,可导致重度致残、甚至昏迷和死亡。虽然当前急性脑卒中诊治已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高达70%。近年来,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血管内介入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尤其可能给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卒中患者带来获益。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利用百万医学验光大数据,发现了真实世界中的中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生发展规律,创建了近视眼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精准预测青少年近视的发展,对青少年近视的有效干预和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原创论文于11月6日在国际医学杂志PLoS Medicine官网首页以推介文章在线发表。既往青少年近视眼研究数据量小,无法完全反映其发展规律,因此不能有效进行预测及早期精准干预。近视眼一旦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IF:33.796)杂志在线发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的合作论文,题为“Mutational Landscape of Secondary Glioblastoma Guides MET-Targeted Trial in Brain Tumor”。...
在临床,医生看一名肺癌病人所有片子需要15-30分钟,而通过肺部疾病AI综合诊疗阅片仅需5-10秒,准确率达到90%以上,AI识别结节准确率达到96%。在4月2日举行的华西医院肺癌科研病种库暨肺部常见疾病AI综合诊断产品项目中期报告研讨会上,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2018年6月,文本信息AI提取准确率还将达到96%。 2018年1月,华西医院启动了肺癌科研病种库暨肺部疾病AI综合诊疗产品项目,...
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手段,绘制了人脑前额叶胚胎发育过程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解析了人类胚胎大脑前额叶发育的细胞类型多样性及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发育关系,揭示了基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产生和环路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其中关键的细胞类型进行了...
近日,国际肝病学顶级期刊J Hepatology在线发表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课题组论文:Irradiation stents vs. conventional metal stents for unresectable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A multicenter trial. doi:10.1016/j.jhep.2017.12.028.恶性胆...
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和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共同合作研究,首次利用靶向CD70的CAR-T疗法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使致命的脑癌又多了一个选择。该疗法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抗肿瘤反应。近期,该研究成果以哈医大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Neuro-onc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两大国际期刊上,期刊影...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再生修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于2015年4月22日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天津)开展了中国第一例神经再生胶原支架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这名原本下身瘫痪的受试者终于动了起来。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治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有了重要突破,该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于2015年4月开展了首例神经再生胶原支架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日前,首例腰段脊髓损伤受试者经过一年的康复,运动功能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可在支具的辅助下通过髋关节的活动行走,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