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艺美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艺美学 审美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0.185 秒)
感兴与审美经验     感兴  审美经验  诗学  文艺美学       2024/4/1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经验性质,体现出我国古代文艺理论长于直觉的特点,这一点恰恰与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中的审美经验之间有着很强的对应性。我们通过考察审美经验的特征来探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经验性质与审美经验之间的联系。“感兴”作为中国诗学传统中的一个独特审美范畴,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诗性智慧与审美经验,而“感兴”的许多特点与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和活动过程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2022年9月27日下午,武汉大学文学院陈国恩教授在红楼会议室带来题为“历史维度下的文学审美研究”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翔宇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研究生旁听学习。
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相关16个课程标准,明确将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课程内容纳入其中。依照学科与学段特征,在1~9年级循序渐进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在“看”和“做”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数字影像洪流裹挟的社交媒体时代,影像急切地将所有事物可视化,培养儿童对影像的审美性和社会敏感性,在下...
红色文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信仰力量、精神内质以及丰富内涵,成为当前引领社会审美风尚的最佳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历代思想家注重“以和为美”“里仁为美”“中和为美”,认为“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强调具有仁义道德的“充实之谓美”,“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追求“至美至乐”的吟咏情性,以及温柔敦厚、文以载道的畅神澄怀和无邪品藻。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追求真善美、针砭假丑恶的社会伦理价值和诗意生活理想。我们正处于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在拼搏奋斗中创造光明未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制...
出门的人都明白旅游之苦——从规划行程开始,到查路线、找住宿、定交通,以至于到达目的地以后,恨不得将时间安排细致到分秒——晚上落地巴黎,天亮就要去看卢浮宫,上午登上埃菲尔铁塔,中午就坐进塞纳河边的咖啡店感受法式情调。现在多数人皆是如此,匆匆,又匆匆,跟着人流拿着手机,边走边拍,只为上传到社交软件,收获亲朋好友的艳羡和点赞。“让手机先看”,难道就是旅游的意义么?
2019年11月28日晚,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师生在一分部102会议室举行《审美人类学》课程的“审美表征”专题讨论会。此次专题讨论会由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王莹老师、姚富瑞老师与博士研究生漆飞指导,2018级硕士生贺措吉主持。文艺学研究所、艺术学理论的部分硕博士生、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三位本科生与萃英学院的两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专题讨会。
2019年11月23日至24日,由南开大学主办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理论建构与社会审美培育”学术研讨会在八里台校区范孙楼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科联、天津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天津市社科联主席薛进文,南开大学社科部、文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离不开对本土文艺审美特质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实践。7月6日,西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70年高层研讨会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开题论证会在西安举行。与会学者共同回顾中国当代文艺理论70年的发展历程,探讨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据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
2019年7月6日,由文学院段建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艺审美共同体研究”开题论证会在西安举行。此次论证会评议组组长由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政文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清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平教授等人参与了开题评议。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正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7年11月27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其文艺评论版刊发了我校文学院段建军教授的论文《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构审美共同体》。文章阐释了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重要思想。文章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着力建构跨文化的审美共同体,...
伽达默尔赋予艺术作品的“不同的理解”以合法性,肯定了审美诠释的创生性。在他的审美诠释体系当中,前判断、时间间距、效果历史、视域融合是构成审美理解和艺术创生的关键要素。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观对研究中国古诗翻译具有重大启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李白《送友人》的3个英译本旨在证明翻译对原文之“美”的生成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或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合法的前判断、时间间距、效果历史的相互作用下译者与原文通过对话实现...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审美  美学  移情说  中国艺术  书法       2021/8/30
美学上的移情说,是认为在审美欣赏时,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上,从而形成对于对象的感受。这种学说曾经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流行过。中国学术界对这个学说并不陌生,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朱光潜就在《文艺心理学》和其他多部著作中,向国人介绍了这种学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这一学说在西方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不仅从神经科学那里获得了支持,而且在哲学和许多人文学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