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中国语言 汉学相关记录95条 . 查询时间(0.017 秒)
刘新春(1978.10.21),男,河南虞城县人,副教授,文学博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2006.9-2009.6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博士;2000.9-2003.6 河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硕士;1996.9-2000.6 河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学士。2003.6-2006.9 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师,2008.6至今 河南...
马惠玲,女, 1964年1月生,河南安阳人。现任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副院长,教授,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汉语国际教育教指委委员。曾任河南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获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1月获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2019年12月9日,文学院举办了第二期“国际汉学研究前沿学术论坛”。意大利汉学家朱西等学者应邀出席论坛。论坛由文学院院长白杰主持。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郭利,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晋云、副院长张原、中文学科部分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论坛上,郭利处长代表学校向出席今天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指出,文学院主办的“国际汉学研究前沿学术论坛”系列学术论坛,是一场本土和国际视角...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蒙两国经典作品的互译与传播,加强中蒙文化互译领域的深度合作,10月29日,由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蒙古国家电视台、蒙古中央图书馆、蒙古作家协会、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蒙古分会协办的“蒙古汉学与文化经典互译论坛”在京举办。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宣布,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019年10月29日下午,“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世界汉学口述史》中外专家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来自中蒙各界的专家对《世界汉学口述史》蒙古卷的编写工作展开深入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编写体例、内容选择、史料搜集等。本次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专家徐宝锋教授主持,蒙古著名汉学家其米德策耶等近二十位中蒙专家参加讨论。《世界汉学口述史》蒙古卷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出版。
2019年10月15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编的“汉学研究大系”在北京正式发布。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大系组委会主任李宇明、总主编阎纯德,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等出席新书发布暨专家座谈会并致辞。法国汉学家、欧盟驻华大使郁白先生,教育部国际司和港澳台办原司长李海绩,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熊文华、徐宝锋,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培忠,北京大学严绍璗、李明滨,天津师范大学王晓平,山东大学王承...
2019年7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合作项目“中华文明传播史”启动暨与商务印书馆、博睿出版社合作签约仪式在大雅堂举行。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博,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华文明传播史》项目主持人袁行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教授蔡宗齐,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平等出席仪式。《中华文明传播史》国际学术工作坊与会学者、北京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国际汉学家研修...
2019年7月22-24日,国际汉学研究高端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80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30位学者参会,围绕国际汉学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针对海外汉学研究中青年学者的培养、方法领导和研究路径等展开研讨。电子科大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在开幕式上指出,国际汉学研究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也与中国精神、中国实践、中国自信、中国道路密不可分,国际汉学研究对展示中国形象和传播中国声音意...
2019年7月22日,国际汉学研究高端论坛暨2019年海外汉学暑期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幕,来自海内外80个单位的130位学者参会,围绕国际汉学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针对海外汉学研究中青年学者的培养、方法领导和研究路径等展开研讨。此次大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学》编辑部联合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协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任大援教授、杨慧玲教授、魏崇新教...
2018年11月10日,《国际汉学》编辑部召开编委座谈会,来自全国十几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编委参加会议,为《国际汉学》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会议由《国际汉学》副主编任大援教授主持。《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教授为编委颁发了聘书,介绍了《国际汉学》近五年来的重大发展。2014年,《国际汉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成功获得国家正式刊号,结束了二十年“以书代刊”的历史。经过近三年的努力,2017年《...
2018年11月2-4日,中学西传与欧洲汉学暨第三届中国南京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高层论坛于南京农业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汉学》杂志社、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来自全国各...
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2018年11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理解中国:包容的汉学与多元的文明”主题展开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起,至今已是第六届。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改革开放相伴随的正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理解中国的过程。我们在纪念改革开放的日子里重新梳理汉学的发展,也期待着发展中的汉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并肩同行,使中外互鉴、文明对话...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2018北京洪堡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我校历史学院主办了其中的“汉学与东西方的知识迁移”分论坛。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蜡碧士(Alfons Labisch)教授作了题为“欧-亚:多样性中的共性”的主题演讲,从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给出了他关于“东西方的知识迁移”的思考。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西文献与文学的交涉、不同地域和学科中对现代性的追问与反思、东西方和东亚...
2018年8月14日,第五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贵阳开幕。来自英国、法国、日本等24个国家的38名翻译家,以及50多位国内著名作家,围绕“与中国文学携手同行”这一主题,共话中国文学发展。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出席并致辞。
2018年5月23日下午,“汉学家”“翻译家”座谈会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陈诤,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永菁,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文学研究家岸阳子,国际剧协日本中心理事、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事务局长菱沼彬晁,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副教授川口幸大,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汉学家工作组、驻日使馆、中国文化中心等相关人员出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