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0.303 秒)
倪卫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研发项目,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等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周燕,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电信息探测及弱信号检测,主要研究解决目标信息探测、传输、处理及显示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新装备的研究;重点研究激光探测夜视成像技术、三维探测成像技术以及多普勒干涉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光电成像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及测试技术研究;主要研究解决低照度条件下,系统的客观评价校准及测试技术;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用于照明和干涉...
许兴胜,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研制了硅基四路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GaAs基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子晶体GaN LED、量子点单光子源等器件,并对光子微纳结构控制自发辐射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光子晶体和光子微结构器件及其光子集成;光子微纳结构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单分子与单量子点的调控、探测及其应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光子晶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863...
吴远大,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863”、“973”项目多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目前主要从事“三网融合”“光纤到户”核心光子器件芯片产业化技术研究。目前研究方向包括:PLC型光分路器芯片产业化技术;阵列波导光栅(AWG)芯片产业化技术;硅基发光器件与光互连技术;面向“物联网”的集成光波导传感芯片研究等...
陈少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全光网和芯片光互连的新型硅基微纳光波导器件及光子功能集成技术,包括高速光开关、高频调制器、微环谐振腔/滤波器、非线性全光逻辑及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2项863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课题骨干完成863项目、973项目和重点基金项目各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和面上项目各1项,同时承担973项...
储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年起从事光子晶体、硅基光子器件、光电集成子系统及相关方向研究。2010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5批千人计划,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任研究员。储涛博士长期从事硅基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子系统研究,近年主要业绩包括:先后独立或参加研制成功世界最早硅基光子晶体光开关(2005)、最小硅基光子线波导光开关(2006)、最小光子...
马晓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的研究重点为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及其组件、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存储用激光器等。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他领导的课题组在III-V族的光电子器件的MOCVD外延生长研究和器件工程化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实用化1.3mm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DVD用650nm半导体激光器。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
韦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GaAs、InP与GaSb基光电子器件结构的MOCVD生长和器件制备,尤其是红外波段探测器和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研制和开发,以及表面等离激元在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参与多项国家86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可见光激光器与发光管、长波长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
赵丽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迄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被引用500多次。目前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结构、光、电、热及可靠性等性能方面的研究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子课题“LED外延与芯片测试方法及标准光源”的研究
张冶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被Photonics Spectra magazine及美国物理学会的Virtual Journal of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等行业内重要的介绍世界前沿研究工作的著名杂志特邀转载报道3次。在IEEE JQE,PTL,QQE,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Chinese phy...
于丽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在中科院半导体所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及相关器件的研究,曾参加高性能半导体光放大器规模化生产技术项目,研制出纤-纤增益大于15dB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在对半导体材料的直接键合的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事Ge/Si DBR材料特性及Ge/Si量子阱调制器的研究。目前,一直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和两个专利。
杨晓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曾作为主持人或科研骨干完成垂直光学腔结构的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长波长GaInNAs光电子器件,具有透镜结构的远距离短脉冲光探测组件和新型量子线场效应高增益探测器等多项课题,对器件光学结构、载流子输运以及光电测试方面有深入研究。目前主要专注于高频高灵敏度高增益等极端新结构新材料探测器和器件物理的研究
裴为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半导体材料和工艺的传感器件的研究。“十五”期间,研究了基于硅基光电探测器阵列的视网膜修复用微芯片的设计、制作及体外特性测试和分析。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为硅为主要材料的神经信号传感器件上,主要内容包括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工艺和测试、立方体排布的记录阵列电极封装及其与微电子电路的集成、硅基器件的长期植入封装和电学改性、以及基于硅探...
潘教青,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InP基、GaAs基材料生长研究,TDLAS核心部件与系统研究,高迁移率CMOS器件研究,新型半导体激光器探索。取得科研成果: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应变量子阱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研制的天然气检测用激光器已经达到实用水平,成果已经转移到企业,正在进行产品化。其他气体激光传感,如氧气、HCl、FH、NH3、C...
樊中朝,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完成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一项。同年7月进入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和合作发表论文20余篇,已获授权专利4项。目前主要从事亚波长表面等离子体金属波导器件及其与SOI波导器件集成方面的研究,还从事多种材料ICP刻蚀机理及其在各种光电子、MEMS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