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临床医学 动物模型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肝癌新发病例数41万例,位居第5位,但是肝癌死亡病例数却高居第二位。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饮食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全球范围都具有较高发病率及致死率,其慢性进展的过程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医疗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对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够确切,其创新疗法及新药研发的过程未出现重大突破。建立动物模型对发病机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对寻找新疗法和治疗靶点提供支持。本文对COPD常用的造模动物及方法做一总结,并阐述理想模型的评价方法。
易损斑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减少易损斑块的破裂对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易损斑块的研究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但由于动物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的差异,以及斑块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目前动物模型所形成的斑块与人类易损斑块还有很大差异。因此,建立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似的动物模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研究宫内发育迟缓(IUGR)与哮喘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本研究在IUGR模型基础上建立卵清蛋白(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并且对此模型进行了评价。方法 将受孕后的16只BALB/c雌鼠分成低蛋白饮食组和正常蛋白饮食组(n=8)。分别接受8%低蛋白饮食和20%正常蛋白饮食。仔鼠出生后6 h称体重。随机选取低蛋白饮食组中符合IUGR标准的16只雄性仔鼠纳入IUGR组,正常蛋白饮食组中16只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临床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大量临床前动物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以探究其发生与发展。而POCD动物模型涉及的麻醉药物暴露方法与手术创伤类型繁多,为更好地衔接POCD临床研究与临床前动物研究,进一步探索和优化POCD动物模型,文章简要汇总近年国内外POCD临床前动物研究领域使用的动物模型,以期...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步态情感障碍和痴呆的重要脑血管疾病,脑白质弥漫 性损伤是该病的重要影像学特征。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内容,本文对不同的脑小血管病白质 损伤动物模型制作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包括单一型动物模型如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脑淀粉样血 管病模型、Notch3 转基因小鼠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以 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型动物模型组合而成的复合型...
气管狭窄是气管切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处理棘手。气管狭窄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清楚,本文将近年来学者关于气管狭窄的动物模型及发生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陈豫钦 邝美丹 廖静 卢文菊 王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广东省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中文作者:通信作者:王健,Email jianwang1@email arizona edu摘要:肺动脉高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加强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推进新型药物研发是提高肺动脉...
颈椎后凸畸形的形成与局部的颈椎退变、创伤、肿瘤、发育畸形以及医源性(颈椎前后路手术)因素有关,系统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导致本病的发生。其临床表现因原发疾病不同而表现各异,主要为颈痛、肩痛和神经压迫症状,严重的出现chin-on-chest(下颌-胸)畸形,导致患者不能平视,呼吸和吞咽困难。现代生活方式的智能化使得低头屈颈人群变得普遍,青少年颈椎后凸畸形发病率呈增加趋势。
末端病是运动性疾病之一。14%的高水平运动员患有此病。早期用保守方法治疗, 康复时间3—6个月 [1] , 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和职业生涯。保守治疗失败进行手术治疗, 包括松解粘连, 增加局部循环, 治疗成功率不确定, 文献研究总体在45%—100% [2—3] 。正常肌腱呈白色, 具纤维弹性, 张力大于骨, 介于5.0—10kN/cm 2 , 可承受较大负荷; 而末端病肌腱呈灰色或棕色, 柔软脆弱,...
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 是卒中首发后2—3年内的普遍结局 [1] , 其发病率为6%—79% [2] 。PSD以情感淡漠、 兴趣缺失、 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 严重影响卒中患者日常生活、 社会交际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3] , 并增加卒中再发危险及其他血管相关性事件的发生, 导致致残率、 致死率的增加 [4—5] 。然而到目前为...
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小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动物模型。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中度CLP组(mCLP)和重度CLP组(hCLP),检测术后即刻、2、6、12、24、48、72 h共7个时间点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计算72 h各组存...
采用终板钻孔髓核置入建立兔Modic改变动物模型,并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评估,探讨建立Modic改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Modic改变的形成机制。方法 54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0 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髓核置入组、肌肉置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髓核置入组行腰椎前外侧手术入路暴露L4-5、L5-6椎间盘右前外侧,使用16 G骨穿针在L5-6椎间盘紧邻骺板的椎体处钻孔,...
探讨一种可用于研究肺癌免疫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输注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人源化小鼠,在此小鼠模型基础上再构建异 位肺癌荷瘤模型。结果:10只人源化小鼠异位荷瘤模型全部构建成功,免疫重构的小鼠外周血 及脾脏中均可检测到大量人CD3+T、 CD4+T、CD8+T细胞。人源化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可发现人 CD3+T、 CD4+T、CD8+T淋巴细胞浸润。...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是研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理及治疗干预机制的重要平台,现常用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损伤形成冠状动脉微栓塞或微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本文总结和对比了常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技术要点及优缺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