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2022年4月9日上午,由《文艺报》社、中共嘉兴市委、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研讨会以视频连线形式在北京、杭州、嘉兴三地同步召开。
近年来,史诗作为一项人类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翻译、出版一套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专业参考价值的“世界史诗译丛”成为应时之需。商务印书馆作为国内外学术名著的知名出版机构,一直以来对汉译文学、历史经典推崇备至,在北京大学“史诗遗产与文明互鉴”讲座广受好评、如火如荼举办着的当下,商务印书馆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出版“世界史诗译丛”成为推动世界史诗翻译专业化、史诗研究系统化、文明遗产...
史诗作为一宗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以风格崇高、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长篇叙事传统对人类文化发展史形成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21年7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系、《百色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东南亚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以线下、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项目组、...
2021年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了“青年学者谈南方史诗”学术讲座,与会学者围绕史诗的经典化、仪式叙事与概念范畴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南方民族史诗大多受南传佛教影响。对此,屈永仙认为,南传佛教对南方民族史诗的影响与它传入的时间成正相关,傣族受影响最深,布朗族和德昂族次之,阿昌族、佤族比较浅。分析傣族史诗《葫芦信》的诞生和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问世过程,可了解民族口头文...
史诗研究和口头传统教学在国内外有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资相互借鉴和展开对话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保护中国各民族口头及非物质遗产并提升相关领域的多边合作和人才培养。“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系列讲习班”(IEL International Seminar Series on Epic Studies and Oral Tradition ...
2014年7月16日,《江格尔》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蒙古国、美国、俄罗斯、韩国等3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史诗圣地《江格尔》的故乡和布克赛尔,就这部史诗的流传和变异、文本研究以及搜集、整理和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布克赛尔县委书记薛俊强在大会上致辞。他说,和布克赛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生活、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孕育发展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拥有丰...
活态史诗能否继续以活态形式传承?古老的“亚鲁王精神”怎样在现代社会里传承保护?12月3日至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省文化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亚鲁王》史诗的研究整理与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为中国文化十大新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重要成果,与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等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并列的苗族史诗《亚鲁王》学术研讨会于12月5日在筑召开。
“第五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将于2013年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讲习班的主题是: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来自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爱沙尼亚文学博物馆、拉脱维亚科学院民俗档案馆、美国哈佛大学帕里-洛德特藏、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日本神奈川大学日本民间文化研究所、大韩民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数...
“《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2013年8月12日在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举行,来自9个国家的80多位学者就口传史诗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口传史诗保护方法、《格斯(萨)尔》保护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史诗不仅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宝库,也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研讨会期间将同时进行有关《格斯(萨)尔》史诗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代表们将观摩巴林《格斯(萨)尔》史诗演...
由蒙古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科学院语言研究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国国家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亚史诗”国际研讨会,5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开幕。来自蒙古国、中国、俄罗斯以及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学者和史诗说唱艺人出席研讨会。蒙古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部长奥云格雷勒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崇尚史诗精神,深化史诗研究,保护和传承史诗。蒙古国学者一直重...
2012年11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史诗研究国际峰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属于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文学)”系列,会期为2012年11月17至18日。本届峰会的基本宗旨是跨越学科、地区和机构之间的藩篱,使老中青三代学人一同探究史诗传统的多样性、创造性及可持续性,为传承和弘扬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襄盛举。来自...
11日上午,由自治区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承办的《江格尔》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鸿鑫酒店召开。   《江格尔》是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自1802年—1803年间,德国旅行家贝尔格曼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人中发现、记录并发表了《江格尔》两部...
第二届国际史诗专题研讨会小记     史诗       2007/12/25
2002年10月8~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史诗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英雄、英雄史诗与比较口头诗学”。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共有14位来自国内外不同机构的专家、学者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史诗的口头性特征是此次会议一项重点议题。特邀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美国俄勒冈大学人文中心主任,Stever ...
2006年9月14日,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50多名学者聚集在和布克赛尔县,研讨《江格尔》史诗。如今,该县已成为《江格尔》史诗的重要研究地点。《江格尔》是我国著名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和布克赛尔县是江格尔文化的故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