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民族文学相关记录413条 . 查询时间(0.161 秒)
为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规定的范围内,民族文学研究所开展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工作。
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选征集工作即日开始,现将征集参评作品和译者的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旨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中国作家协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旨在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作家,推出民族文学精品力作,持续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现就2024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2023年12月27日,由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文学》联合主办的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与文学叙述——“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暨民族文学新著发布会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自治区民宗委二级巡视员盘誉春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黄凤显、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凡一平等特邀嘉宾,《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
在孕育希望的冬至节气,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45位作家相聚在鲁迅文学院,开始了为期九天的学习时光。2023年12月22日下午,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八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内蒙古班)在北京举行开学典礼。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致辞。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周长超,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丛龙瑞出席,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主持开学典礼。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解放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武陵山区当代文学取得长足发展,表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持征。本文通过代表性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分析,认为本土的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神秘文化与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紧密关联 并在文学源流上表现出新的特质,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书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钩沉丛书”之一。“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是贾芝提出来的,也是他坚持实践了50多年的工作宗旨。贾芝的民族民间文学情结,是从延安时代开始的。解放后,他从事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工作,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有了更广泛深刻的接触。一开始他就发现,少数民族文学有如半壁江山奇峰突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欣喜之余,开始了拓荒、征稿、组织采录、翻译、发表、出版和研究。
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座谈会,确定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的组织工作。1979年,这项工作被重拾起来。此书即是相关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编辑组编辑、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星主编,民间文学室研究人员参加,编辑组成员有毛星、仁钦道尔吉、刘魁立、祁连休、肖莉、丁守璞、贺学君;其中刘魁立担任新疆、...
中华各民族文学交融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从各民族文学交融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当是重要而有科学依据的,并且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反映祖国各民族所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2021、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于近日揭晓。评委会主任陈彦,何向阳、徐可、徐坤、汪惠仁、白崇人、韩小蕙等汉文版评委,乌·纳钦、哈森、拉先加、次勒降泽、开赛尔库尔班、艾克拜尔·卡德尔、穆合塔尔、木耐、吴相顺、安贤浩等少数民族文字版评委,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6篇(部、组),其中包括汉文版长篇作品2部、中短篇小说4篇、散文4篇、诗歌4组、评论2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个少数...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旨在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作家,推出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力作,持续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2023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申报时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截止。
“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包含着明显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借助“古今联结”的话语策略,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但主要以当时通行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原则诠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批评依据阶级划分标准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为正反面人物两种主要类型,这看似与主流文学观念无异,但借助阶级身份对民族身份的合并重组,试图促成少数民族由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衍变增生。批评中的情感表述主...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紧贴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现实,充分发挥着媒体批评的优势,以主流话语引导少数民族文学,实现了文学领域的政策落地;在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整体性盘点和评述的基础上,跻身理论前沿,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