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控制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技术应用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动化技术应用 系统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2.059 秒)
2022年“中国自动化学会企业创新示范单位”、“杰出自动化工程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小微创业示范单位”及“智慧系统创新解决方案”评审工作于2022年12月13日结束,评审结果于2022年12月13日至18日在中国自动化学会官网进行公示,期间无异议。
近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1年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建设辽宁省自主无人系统安全运行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1年4月,受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管材下料系统”通过了现场验收并最终交付。 航空发动机中大量应用弯管,并对弯管精度要求较高。弯管由直管弯曲加工而成,因此直管下料精度直接决定了弯管精度。在未引入沈阳自动化所研制设备之前直管下料主要由人工完成,加工环境粉尘污染严重且下料精度较低,仅为±3mm。 在黎明公司导喷厂,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下...
2021年3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激光冲击强化系统”项目通过了现场验收。在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飞验收专家及设备使用人员一同对设备进行了相关指标项检测和应用测试。在典型件的加工测试中,经检测激光冲击强化后,试验件材料表面硬度提高15%以上,表面残余应力大于150MPa,均优于系统指标要求。验收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技术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观看了系统应...
近日,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深海基站式新型ROV系统——漫游者潜水器,搭载“鹿岭号”多位点着陆器上,圆满完成3000米级验收海上试验。在验收海试中,漫游者潜水器在3000米海底顺利完成了最大工作深度、运动半径、浮游和爬行双模式下的功能和技术指标验证,基于小型声纳引导实现了自主回坞,利用自研的小型5功能模块化机械手成功布放回收了标识物,并完成了深海生物捕获。漫游者潜水器研制突破了双运动模式模...
"人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食物的自给自足,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农作物病虫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
2019年1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控制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出所验收评审。验收评审会邀请了时忠民教授,庞永杰教授两位重点专项责任专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负责人中国船舶第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研究员、集团专家胡震研究员等参加评审。沈阳自动化所纪委书记梁波到会致词,科技处、质量处、工程处、水下机器人研究室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为解决空分系统大范围变工况下的强非线性和高度耦合等问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邹涛团队设计了一种自动变负荷协同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大型空分装置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相关成果发表在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上。空分装置是一种用于生产气态和液态氧气、氮气和氩气的复杂化工系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炼钢、化工、食品加工、半导体等诸多领域。但由于装置自身的高度非线性以及...
2019年6月12日,上海大学机自学院自动化系博士生张进同学在其导师彭晨教授指导下的研究论文“Networked H-∞ filtering under a weighted TOD protocol”以“Regular paper”发表于自动化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utomatica》(107(2019)334-341)。该篇文章是网络化系统在权重TOD(try-once-discard)协议下的...
2018年10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参与完成的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通过验收。验收会由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主持,沈阳自动化所相关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验收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于海斌作的项目总结汇报,观看了成果现场演示,听取了现场测试意见、经费收支审查意见和资料审查意见。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对项目完成情...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 以inside back cover的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体外类生命系统构建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基于光诱导微流控芯片,利用动态变化的数字光掩膜,实现了多维水凝胶结构的层层微制造,并且具备非紫外、快速、灵活、可重构的优点,为建立体外类生命系统、生物器官模型等奠定了基础。
近日,据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由龙源技术开发的“AGC优化控制系统”,于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布连电厂1号机组实现首次应用,通过装配调试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应用取得成功。据了解,龙源技术开发的“AGC优化控制系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可综合分析锅炉给煤量、汽机侧阀门开度、主蒸汽压力、机组负荷、主汽温度、一次风压等因素,将协调控制系统作为复杂多变量系统整体对待。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对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优势,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地面控制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近日,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表示感谢,并授予百次发射任务“优秀单位”称号,对研究院承担的地面自动控制系统予以高度肯定和赞誉,感谢长期以来对发射基地的支持。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专项,“面向新型铜冶炼工艺过程的智能成套测控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针对铜冶炼工艺原料成分波动大、连续性强、关键工艺参数难以在线检测等特点,该所研发了以在线检测技术为基础,以先进控制算法为核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成套测控系统,完成了在全世界最大产能规模新型铜冶炼工艺生产线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高精度检测与优化控制。
2016年7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专项,“面向新型铜冶炼工艺过程的智能成套测控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验收会在山东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举行,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主持并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验收评审专家组。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卓汇报了该项目的整体情况及技术特点。该项目面向“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新工艺过程,针对新工艺具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