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中国新文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414 秒)
据悉,2022年以来,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三位在读硕士、博士生在学科权威刊物《文学评论》上独立发表论文,分别是:周港庆:《“失贞”以后怎样——论丁玲的“创伤书写”(1936—1941年)》,《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马海洋:《反宰制、抗辩与主体性追寻——论陈映真小说的身体书写》,《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谭宇婷:《艾青与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文学评论》202...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星亮教授的四卷本学术文集,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走近艺术经典丛书”出版。四本专著分别是:1.《中国现代戏剧思潮:戏剧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2.《中国话剧与民族戏曲艺术:古今传承研究》;3.《世界视野与中国现代戏剧:中外比较的阐释》;4.《中国现代戏剧精神和传统:人学戏剧的建构》。
2018年11月20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现代文体学与中国新文学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开幕。会议强调了现代文体学在中国百年新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现代文体的建设与发展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成果,现代文体的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文体学上研究鲁迅、郭沫若等代表作家,是为这些作家的深入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当下文学创作必须提...
2017年6月17日,“《新文学评论》创刊五周年暨百年中国新文学中国文学传统”研讨会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由青年长江学者、《新文学评论》主编李遇春教授主持。李向农在开幕致辞中肯定了《新文学评论》创刊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为推进“百年中国新文学中国文学传统”的研究全面化、深入化做出的独特贡献。於可训指出,《新文学评论》是“兼具评论性与学理性”的特色刊物。王庆生带领大家回顾了曲折艰辛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获得的重要奖项一览。
2007年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获得的重要奖项。
2008-2009年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获得的重要奖项。
萧殷与中国新文学批评高级论坛于2012年7月9日在广东河源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主办,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和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萧殷的生平,文学价值,其对新文学的贡献,对新文学工作者的培养以及其文艺批评的当下价值等做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在新时期如何传承萧殷的文学批评精神提出了一些见解。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是1999年12月首批入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中心的前身为中央大学文学研究室,第一代学者吴梅、陈中凡、方光焘、卢冀野、孙席珍等,和第二代学者陈瘦竹、陈白尘等以及第三代学者叶子铭、董健等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南京大学一直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重点建设学科给予大力扶持。以陈瘦竹、陈白尘、叶子铭、董健、邹恬、许志英等代表的一批学者对现代文学的...
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新文学传统观呈现出多种的叙事形态:革命化叙事、现代化叙事,日常生活叙事等。从历史哲学、社会政治、文艺美学诸种学科的角度,对它们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进行深层阐释,可以看出,多种传统观叙事先后分途发展,又彼此交织、互动“层累”。现代化大叙事作为理论框架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说明了主体审美选择的重要性。
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1898-2008:中国新文学高层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近110年来的中国文学内部的重要议题:包括文学的启蒙与反思、文学本土化与全球化、文学学科的“历史化”、文学批评体系的建立等。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的欢迎词揭开序幕,他的发言对百年忧患下的中国文学进行了一个总体概括。   启蒙话语成为了此次论坛较为集中的议题之一。
事物的发展都可以被概括为一定的范畴加以分析或言说,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事物的范畴一般都是在两两相对意义上得以呈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曾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过范畴研究。不过我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范畴研究都是在一种逻辑对称的意义上展开的,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勉强和尴尬的成分,那就是,无法解释有些范畴并不符合这种逻辑对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逻辑范畴不对称现象。例如“新文学”作为范畴概念,其逻辑...
朱自清是中国新文学史编纂的开创者之一,他将章节体的现代型文学史体例,结合实事求是的汉学治学作风、方法,创立了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新传统。经过“三代两传”,至今余脉未绝。新文学史编纂中还有一种传统,重在理论阐释,史实随着理论行走。本文描述这两种传统,论述殊途同归的可能。
本文试图以对《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导、序言”的重读和分析,梳理出中国现当代诗学思想史的发展变化的脉络。由此,形成了对朱自清的“艺术诗学观”、艾青、臧克家的“革命诗学观”、谢冕的“现代诗学观”的个案分析,结合他们不同的历史甚至政治背景以及个人的诗学立场,论述这四家序言各自间的继承、延续和差异,显示出他们各自的诗学思想,从而反映出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诗之思”的断裂与延伸。
【提要】本文通过对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研究,指出它那精心撰写的“导言”,细致编排的作品、史料,以及颇具权威性的编选者,共同汇聚成一股解释历史的力量,描绘出一幅影响至今的“现代中国文学”发生的图景。进而发现《新文学大系》透过对文学史“分期”的有意识操控,把“现代文学确立”的历史“自然化”了。因此只有把文学史的“阶段划分”重新放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