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生物药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999 秒)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利:化合物AJ-2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利:化合物AJ-4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2021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齐鲁制药集团首届学术交流会在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举行。会议立足“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主基调,探索加强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新冠抗体疫苗生产、微生物资源挖掘、新一代医药技术研发等前沿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下一步合作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水平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明确了方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果推介—一种ERK信号通路抑制剂NdpA。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果推介—预防用呼吸道病毒侵染阻断剂。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果推介—头孢菌素C菌株改造项目。
2020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邓初夏教授团队合作,在EMBO Reports杂志发表了题为“N-glycosylation of PD-1 promotes binding of camrelizumab”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PD-1分子N-糖基化修饰呈现多态性,不同表达系统的PD-1的蛋白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糖修饰对PD-1分子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完全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由于其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成为临床上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药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是由其靶基因(编码DNA促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的突变和/或细胞壁透性的变化引起的,而天然界不存在喹诺酮抗性基因。自1988年首次发现喹诺酮抗性蛋白(Quinolone resistant protein, Qnr)导致喹诺酮耐药性并促进抗性突变体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义华课题组提出基于构效关系和次级代谢多样性,通过理性设计和组合生物合成快速获得活性显著提示的天然产物的思路。他们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六肽类抗生素白黄菌素作为出发材料,基于白黄菌素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理性设计活性更优的二聚化的白黄菌素衍生物,并通过组合生物合成技术让微生物直接生产二聚化的白黄菌素,将白黄菌素类化合物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提高了10-100倍以上(达到纳摩尔级),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