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科学家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2.659 秒)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院何元政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冷冻电镜对人组胺受体复合物(1/Gq)的结构进行了解析,锁定了配体组胺在人组胺受体1蛋白活性口袋中的位置,为今后过敏性疾病新药设计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4月7日的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经检索查新结果证实,该科研成果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传统癌症化疗在靶向性、耐药性、副作用、转移复发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近日,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赵燕军、王征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细胞铁死亡机理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其具有选择性、广谱性等特点,有望在对正常细胞“零损伤”的前提下,高效消灭实体肿瘤细胞,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研究》(ACS Nano)杂志上,为人类战胜癌症带来新的希望。
心脏起搏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它能够确保心脏以规律的节奏跳动。然而,已有的起搏器并非完美的。它们最大的缺点是电池只能持续使用5年,而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必须通过外科手术来替换。这种手术过程会使患者面临着感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延长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近日,上海长海医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涉及一种由心跳提供动力的起搏器。
2018年12月3日,来自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学敏院士课题组与李涛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G3BP1 promotes DNA binding and activation of cGA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一个新的cGAS(cyclic GMP-AMP synthase,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调控因子G3BP1(GTPase-activating protei...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所洪国藩院士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技术发明。经过长期DNA基础理论的潜心研究,成功研发出低温封闭多级PCR(LcnPCR)技术,克服了普通PCR技术的自身缺陷,具有超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并能排除环境的交叉污染。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可以将目标基因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百万倍至数亿...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悉,90%以上的宫颈癌都伴有HPV感染。HPV的表型很多,其中大部分的HPV(低危型)都会在感染初期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只有少部分的(高危型)能躲过免疫系统的稽查而潜伏在人体中长达数十年,并最终引起癌变。导致宫颈癌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HPV DNA与宿主DNA的整合被认为是宫颈癌变的最大诱导因素。此...
结核病是古老又新发的传染病,持续性危害人类健康。结核病的防控目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疫苗使用近百年,保护率和保护期受到质疑;二是现有主要药物使用历史已约半世纪,耐药性日趋严重;三是诊断缺乏标识物,检出率低。
中国科学家2014年7月23日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说,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一种叫做PTEN的蛋白存在关联。这一成果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靶点。红斑狼疮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的免疫B细胞异常激活,产生攻击自身细胞与组织的抗体,从而导致身体多个系统受到损伤。这种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以15岁至45岁年龄段为主。虽然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等的提高,红斑狼疮患者病死率已有下降,但它仍是最主要...
清华大学2014年6月5日宣布,由清华大学校医学院教授颜宁领衔的年轻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其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这不仅揭示了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精密输送,将人类对生命过程的认识推进了一大步,而且在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之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