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243 秒)
2022年5月6日上午,由上海大学中文系和创意写作中心举办“上海大学中国儿童文学创意写作学论坛(之四)”于线上顺利进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谭旭东教授召集组织,汪雨萌博士和邹莹博士主持,肖水博士做总结发言。
科幻文学儿童文学之间存在诸多叠合的地方,曾被误认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就设有“科幻文学”类别。从接受对象看,科幻文学并不是专门针对儿童来创作的,但因其奇幻的艺术形式而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考虑到接受对象的特殊性,郑文光主张从科幻文学中析离出“儿童文学”部分,科学幻想小说与科学童话是最有代表性的类型。郑文光的区分依据主要是儿童文学的特定文体。
改编是各国儿童文学在初创期的一种常用写作策略,也是儿童文学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葆有创作活力的重要途径。晚清以降,中国儿童文学的萌蘖和发生极为倚重对本土传统资源的现代改编,即在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歌谣的搜集整理基础上,以现代儿童文学的观念对其进行改造。直至今日,对民间故事、童谣的改编和重述,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和阐释,依然是彰显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气质、呈现独特美学品格之不可或缺的方式。
中国儿童文学是在百年中国文学所开创的“现代传统”中发生发展的,也是在世界儿童文学体系中逐渐开启“民族化”的发展道路的。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18AZD033)指出,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儿童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有着“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同时,其并未丧失主体性。 “一体化”:两种文学的整体贯通
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现代化对于民族母语主体性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脱胎于新文学儿童文学接榫了语言变革的现代传统,借助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驱动了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儿童文学的语言变革兼及语言和文章两个层面,集中体现在谁的语言、如何叙述语言两个问题上。在开启民智与重建母语主体性的语境下,先驱者“先器识后文章”的语言观深陷普及与提高的两难境地。突围之策是立足儿童文学本体,融入新文学一体化的序列...
本书提出“整体观”的研究思路,旨在超越纯文学的本质主义与非文学的工具主义,将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互动共生关系置于现代中国动态文化语境中予以考察。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观研究的理论前提是系统把握其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寻绎融通传统资源与域外资源的机制,梳理其互动共生关系之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为重构立体化的现代中国文学全息图景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中国儿童文学是一种国家文学,由此具有了鲜明的党性和人民性立场。在此文学体制下,儿童文学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时以苏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师者资源,强调其教育的方向性。通过评奖、编选和出版的“一体化”运作,确立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经典化的导向及国家文学的导向。以克服自然性为内质的“重述历史”中,儿童文学的成长叙事将儿童的觉悟、教育、转变与政治话语缝合在一起,从而与成人文学共同合奏时代变革的宏大主题。
2021年6月26日,蒋风教授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七楼报告厅举行。浙师大原校长、国际格林奖获得者蒋风,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学前教育分社社长张永彬,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处处长王三炼,浙师大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高玉,社科处处长冯昊青等出席会议。浙师大副校长潘慧炬致欢迎辞。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人文学院院...
2021年6月22日14点,设在日本的“国际格林奖”评奖委员会公布了第十八届“国际格林奖”评选结果,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朱自强教授获得该项大奖,是获得“国际格林奖”的第二位中国人。“国际格林奖”与“国际安徒生奖”一起被誉为两大世界性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与重在鼓励儿童文学创作的“国际安徒生奖”不同,“国际格林奖”侧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旨在“奖励世界杰出的儿童文学研究者”。“国际格林奖”设立...
从分科立学到学科互涉的转向背景中,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演进衍生了“纯文学”与“非文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路径。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曲解了中国儿童文学学科的知识范畴、思想阈限、研究方法,不利于对学科本体性的理解。究其因,学科本位主义制导了该学科知识化生产及在此基础上的关系认知。学科界分是跨学科实践的原点。中国儿童文学的学科化是从多学科体系中“发现”、在析离中开启学科自主性的过程。
浙江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中国儿童文学史考试大纲。
薛涛,1971年3月生于辽宁昌图。现任辽宁文学馆馆长,辽宁首作协副主席,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一级作家。主要作品有《九月的冰河》《小城池》《形影不离》《孤单的少校》《砂粒与星尘》等,并多次获奖。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委员,“生命树童书网”创始人。黑龙江人,199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系外事管理专业。曾在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北京百路桥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工作,2018年获选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成为首位担任该职务的中国人,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极少数担任国际组织最高领导人的中国人之一。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中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如何对其作出更全面深度的阐释与把握,其价值并不简单体现于儿童文学学科的单一维度,而是辐射渗透于广博整体的中国社会以及各学科领域。王泉根教授曾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中有这样的判语:“从社会史方面说,儿童文学的发现已被认作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因素与标志。”因此,如何立足学术史的梳理与考辨,从多维度突围与扩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文化思...
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祖籍安徽省旌县乔亭乡,1949年11月29日出生在上海,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文化传播系主任,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1979年开始走上儿童文学创作道路, 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籍,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