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内科学 脂肪性肝炎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191 秒)
在全球范围内,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估计男性患病率超过30%,女性患病率为1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更高。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法是NAFLD的迫切需要。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FLD患者的肝脏ACSL4水平升高。抑制ACSL4的表达促进线粒体呼吸,从而增强肝细胞介导β氧化脂肪酸的能力,并通过上调PGC1α来减少脂质积累。此外,作者还发现阿贝西利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
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栋教授与张忠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CD4 derived double negative T cell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的论文。研究团队发现,过继转移体外诱导的双阴性T细胞能有效地...
探讨综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经肝脏病理学确诊为NASH,并在治疗后接受肝脏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分析患者接受的综合治疗方式,判断其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代谢参数改变情况。
一个日美联合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阻碍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动脉硬化的症状。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药物开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以脂肪在肝脏中过量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发生在不喝酒或者少喝酒的人身上,日常生活中摄入过量脂肪也可能发病,并有较高风险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日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约有200万到...
探讨甘氨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及髓系触发受体-1、2(TREM-1、2)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甘氨酸组。第4、8、12周末分批处死,检测血浆转氨酶(ALT、AST)、三型前胶原(PC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毒素(ET)水平。取肝组织分别做: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LR4蛋白表达;RT-...
探讨福辛普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对瘦素和脂联素血清水平和在白色脂肪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普通饮食+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HC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对照组[NF组,普通饮食+福辛普利3.6 mg/(kg·d)灌胃]和...
观察自拟柔肝消脂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17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西药组50例、中药组56例和中西药联合组66例。西药组口服护肝降酶和降血脂西药,中药组口服自拟柔肝消脂煎,中西药联合组联合服用西药组和中药组药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中西药联合组66例,治愈5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愈率75.8%,总有效率93....
评价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32例服用护肝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酶学、血脂及腹部超声变化,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血清酶学、血脂及脂肪肝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NASH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
探讨清肝调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干预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除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外,余60只建立以高脂饲料(基础饲料88%,猪油10%,胆固醇1.5%,胆盐0.5%)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除模型组外,造模同时ig清肝调脂饮低、中、高剂量组(4.59,9.18,18.39 g·kg-1)和西利宾胺组(27 mg·kg-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肝脏脂肪浸润、炎症、肝细胞损害和纤维化为特征, 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游离脂肪酸向肝内转运和肝脏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超负载. 脂毒性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 随后慢性肝损伤激活纤维化反应发展至终末期肝病. 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