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内科学 乙肝病毒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99 秒)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目前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约2.6亿人,每年接近100万人死于慢性乙肝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在人体肝脏细胞核内可以形成cccDNA和整合入人体基因组等病毒DNA形式稳定存在,这是HBV维持长期慢性感染的关键,因此研究乙肝病毒与宿主基因组相互作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合并饮酒正逐年增多,对于酒精是否增加慢性乙肝患者进展至肝硬化的风险,以及乙肝病毒和酒精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都值得去探索。酒精增加HBV的复制、增加机体氧化应激、减弱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促进肝星状细胞激活产生过量的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肝硬化的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中国是乙肝大国,HBsAg携带率达8%—15%,并且慢性HBV感染也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宿主的天然免疫在机体抵抗HBV感染的过程中非常关键,因而除病毒和环境因素外,机体遗传因素即宿主对HBV的遗传易感性在乙型肝炎发病和预后等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构建含有临床病毒株聚合酶逆转录酶(RT)区的乙肝病毒(HBV)DNA稳定复制细胞系。方法 采用巢式PCR从患者血清扩增HBV DNA片段,利用片段置换反应将该片段克隆到HBV DNA复制载体,并在该载体上引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在确认该重组DNA体外可复制后,将其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采用real-time PCR结合ELISA及Southern blot检测初筛和鉴定HBV DNA稳定复...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才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机制,并为感染及相关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疗靶点。可是,这个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能解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的科学家经过数年攻关,终于发现了这一受体分子。 这项工作是由北生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目前依赖于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本研究发现,活化期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NKG2A受体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而抗体阻断NKG2A可以显著提高乙肝病毒携带者N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为了进行更深入的机制研究,课题组引入HBV携带小鼠模型,此小鼠模型展示出与人类HBV携带者非常类似的现象——其NK细胞特别是肝脏NK细胞表面NKG...
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及乙肝二对...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水平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病毒学应答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基因型为B型的慢性乙肝患者36例,于首次干扰素治疗前采血,检测血清CXCL9、CXCL10、CCL3、CCL5浓度。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 每周1次治疗,随访治疗3、6个月的疗效。 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治疗前血清CX...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造血性干细胞研究乙肝病毒持续性感染机制课件。
对张家港口岸2009年度2546名各年龄段重点人群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29例,检出率为5.07%,30周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6例,检出率为3.15%,30周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93例,检出率为6.67%,建议加强乙肝预防工作,注意生活规律,提高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很多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就一定不会感染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了,其实不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对感染乙肝病毒的特殊人群的治疗仍然颇具挑战性。需要引起特殊关注的人群包括急性乙型肝炎、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肝移植者、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妊娠期妇女、儿童患者等。近年来,由于安全、高效的新型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不断问世,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有关妊娠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问题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每天面对的实际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诸多CHB防治指南尚未深入、详细的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当前医学上的一个盲点和禁区。本文拟将有关这些问题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妊娠与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现状与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携带者和既往HBV感染者,在接受各种形式的免疫抑制治疗时,可以引起HBV复制和HBV感染严重,导致肝损害。这种HBV再激活不仅会延缓或阻止对原发病的进一步治疗,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肝衰竭,而影响患者的预后。但这种危险性大部分能够被口服抗HBV核苷/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性治疗所防止。本文对当前文献关于各种免疫抑制治疗导致的HBV再激活提出了防治...
  经四年多的不懈努力,近日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固有免疫机制时,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科研小组经无数次体内外试验证实,TRIM22分子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防止乙型肝炎发生意义重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TRIM22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该成果为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