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神经病学 研究院相关记录64条 . 查询时间(2.147 秒)
尚春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是开发新型标记方法,解析大脑环路结构;开发应用新型记录工具,解码大范围神经元集群信息;探索和人类语言交流相关的神经功能环路。
谭力海,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脑的语言功能定位、康复、解码和可塑性研究
郭祥玉,副研究员,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 阿尔兹海默症分子病理机制研究;2. 病因性阿尔兹海默症非人灵长类(猴)模型的创建;3. 病因性帕金森病非人灵长类(猴)模型的创建;4. 亨廷顿舞蹈症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病理机制。
涂著池,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动物模型建立以及研究: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发育疾病大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胚胎发育基因修饰研究等。
殷鹏,博士,2019年7月至今任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猴、猪和小鼠等多种动物模型,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舞蹈症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靶点进行分析。
杨甦,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开发基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治疗手段,以及探索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李世华,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6月全职加盟暨南大学。李世华教授是亨廷顿舞蹈病(HD)领域的世界著名专家,自1993年来一直坚持用各种动物模型(小鼠, 猪, 猴) 对HD进行深入研究。李世华教授在建立及研究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的过程中发现小鼠模型不能表现选择性神经元死亡的典型病理变化,从而利用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李世华教授参与并指导建立了世界首例转基因HD猴模型(2...
王青松,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分子在胶质细胞转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的作用,在治疗亨廷顿舞蹈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
阮奕文,医学博士,解剖系和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剖系主任。主要从事脑缺血、脑发育、脑衰老、老年性痴呆、神经干细胞及脊髓损伤等研究,已发表有关文章50多篇,十多篇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SCI杂志上如Journal of Neuroscience, Stroke,Neuroscience等;并获得国家教委、卫生部及广东省科委等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7项奖项。
陈功 教授,现主要研究大脑原位神经再生技术在治疗脑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亨廷顿舞蹈症,脑损伤,脊髓损伤,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以及脑胶质瘤等一系列重大中枢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黄晓丹,博士,暨南大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是综合采用神经环路示踪、电生理、活体钙成像、光遗传以及化学遗传学等技术方法,解析大脑编码外界光信息,调节情绪、记忆等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Neuroinjury)可由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创伤等引起,如颅脑和脊髓外伤、脑血管疾病、退行性变等,虽原因各异,但其结局均为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最终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日益发达、人口趋于老龄化等问题出现,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目前我国颅脑损伤急性期治疗水平已大幅提高,总体死亡率已降低到30%左右,但损伤后通常会造成程度不同的残障,轻度患者中有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占老年期痴呆的60%~70%。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人中患病率高,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加。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保守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6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2050年将达2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残疾程度重,死亡率也远高于一般人群。在发达国家...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帕金森病患者因运动功能严重受限,且多数患者伴随抑郁、痴呆等症状,在中晚期时必须由他人照料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200多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已成为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