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文学理论 现代文学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369 秒)
衡阳师范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考试大纲。
本来,任何正常的文学史,都包含有“雅”与“俗”两个部分,这二者的对立与转换也是文学史上的常态。文学的更新或曰“文学革命”,常常从俗文学中汲取营养和动力,并由此获得人民大众的支持和响应,形成一次又一次文学前进、文学发展的波澜和高峰。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在“俗语言”、“俗文学”的推动下发动起来、兴盛起来的。这一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倡导者胡适、陈独秀等领袖人物似乎是清楚的,胡适...
何锡章、李俊国在《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自救之途,在于研究方法论的转型:从文学历史的单项裁决,转到文学历史的多义阐释;从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转移到伽达默尔式的历史解释学。以现代文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美为路径,回到历史的原点,进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场”,建立多元文化交汇多种学理互...
黄修己在《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撰文,提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全人类性研究的问题。关于什么是现代文学的全人类性研究?他认为,首先是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现代文学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反映或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人性,用艺术来反映现代中国人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反人性的批判。其次,全人类性研究承认人类共有的价值底线,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价现代文学的得失,解释它的历史。 在他看来,...
20世纪的中国文学,特别是“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一直被学术界称作中国现代文学,“五四”新文学运动也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这就意味着在以往学者的眼中,从“五四”文学革命起始,中国文学就已经具有了现代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机械地套用西方文学史的分期于中国文学。20世纪的世界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属于现代文学范围,这种分期已经得到公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中国文学同样...
作者简介: 邬春立:1979年,江西宜春人,汉族 ,新疆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现代性 邮编830046 电话:0991—8589847 (13201240941) chumley@sina.com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进行阐释,中国现代性的后发性、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元浑整性,与国人切身的现代性体验是三个展开论述的很关键的切入点,而空间性则是最为根本...
刘勇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学术研究的姿态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什么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学术研究。这里面有两点值得强调:其一,文学史写作到底是以“文学”为前提还是以“史”为前提?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重视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史写作当然应该坚持以文学为前提,以文学本身的价值为前提,否则根据什么来区分“重要作家”和“次要作家”?没有一定的文学标准,文学史就...
摘要: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角度考虑,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的反思,将有利于当代文化的精神建构。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现代性要求考虑,反思其男性中心意识符合“历史观点”这一文学批评标准。本文倡导男女两性主体性平等,在主体性平等的前提下尊重性别和个体的差异性这一价值立场。这包含着对封建性别等级文化的批判,也包含着对以平等为名义用政治化的男性类特性压抑性别差异性、压抑...
:“学林”版3月8日发表陈思和的《“五四”文学:在先锋性与大众化之间》后,在学术界引起积极反响。3月15日,本版发表了吴福辉的《当新旧文学界限的坚冰被打破》一文,便是对陈文的呼应。讨论围绕着“新文学与旧文学”、“文学的先锋性与常态性”、“主流文学、大众 文学、通俗文学的关联”等逐一展开,之中显然还存在广大的研讨空间。今天,“学林”版再次发表京沪两地青年学者对此的笔谈文字,他们的意见均集中在“先锋性...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在取向上有明显的分歧。如果是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分工,原是不难理解;但要是在态度和方法上好像从事互不相关的活动,却是值得注意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