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生物力学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077 秒)
探讨膝关节腓骨截骨的生物力学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3具健康成人下肢标本,男性标本2个,女性标本1个,年龄分别为30岁,33岁,40岁。右膝关节2个,左膝关节1个。采用Takscan公司生产的薄膜型压力传感器,于800N纵向载荷下测量截取腓骨前,后胫股关节间室四个象限的压强。查询查询结果 本。组实验查询查询结果:均显示,膝关节内压力分布不均,但具有相似规律,表现为膝关节后外象限压强最大,...
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股骨头颈、螺钉以及髋臼受力状况,从力学角度对股骨颈及髋臼进行受力分析。收集1名健康成年女性髋部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及相关功能模拟建立Pauwells角>5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钉术后短缩模型,分为正常无短缩组、短缩2.5 mm组、短缩7.5 mm组、短缩12.5 mm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 2012进行力...
通过建立实体结构与骨小梁结构股骨柄假体并采用有限元模拟,探究3D打印骨小梁结构股骨柄在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对比实体结构假体与3D打印骨小梁结构的股骨柄假体的三维模型,并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结构设计假体在植入患者体内后植入时的状态,对比两种设计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由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在缓解症状和/或神经功能改善的同时,具备保留节段活动、维持椎间盘高度、减轻邻近节段异常的生物应力以及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理论优势,因此,CDA在过去十余年间被确立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CDDD)的一种选择。目前,在治疗单节段或双节段CDDD中...
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枢椎棘突作为第三锚定点枕颈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择一位健康成年人的C0-C3 CT资料,利用Mimics、Hypermesh和Abaqus等软件建立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完整模型)。模拟寰椎Jefferson骨折后进行枕颈固定,分别为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棘突螺钉+枕骨螺钉钉棒固定(第三锚定点枕颈固定组)和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枕骨螺钉钉棒固定(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枕颈固定组)...
采用体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微型记忆加压合金板(GYZ记忆合金板)置入后的即刻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男性,年龄55.2±7.1岁,身高175.4±3.8cm,体重72.3±6.0kg。通过薄层CT及骨密度检查,排除畸形、骨折、骨质疏松等疾病。所有标本剔除脊柱周围血管、肌肉等软组织,保留韧带、关节囊后,先后制作为生理组、损伤组、新型合金板组、传统钛板组...
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经皮内窥镜下L4下关节突成形术与L5上关节突成形术对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对其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建立正常的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上述有限元模型与经典文献数据进行验证。验证后,模拟腰椎经皮内窥镜技术分别于侧后方入路对L5上关节突与后方入路对L4下关节突做直径7.5mm的圆柱状骨切除以模拟椎间孔成形,从而获得正常模型、L5上关节突成形模型...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其生物力学特点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就锁骨本身及其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各种内固定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内固定应用细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构建含有枕骨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为颈椎及颅颈交界区疾病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力学模型。方法 基于健康男性志愿者的枕颈部薄层CT构建模型,将CT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构建三维点云模型,进而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全颈椎曲面模型,并在Hypermesh软件中进行实体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步骤构建枕骨~T1的全颈椎实体模型,最后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
孟氏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容易因漏诊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目前对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诊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陈旧性孟氏骨折诊治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发生机制,并对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评述。
探讨枢椎侧块关节前倾对寰枢椎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重建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指导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具男性新鲜尸体枕颈部标本(枕骨髁基底C0~C3),年龄18~50岁,每具标本依次制作成完整状态模型(A组)、切断标本齿状突基底部造成齿状突Ⅱ型骨折制作寰枢椎不稳模型(B组)、枢椎侧块25°前倾楔形截骨模型(C组)、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模型(D组)及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侧...
建立退行性脊柱侧凸矫正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钉-棒系统的应力分布情况,根据钛合金钉棒的屈服强度确定患者术后活动度。方法:选取4例已完成矫形手术但钉棒并未取出的患者,分别采取了不同内固定方案(A方案,T10~S1共17枚螺钉固定,横向连接位于矫形区上方;B方案,L2~S1共12枚螺钉固定;C方案,T10~S1共14枚螺钉固定,横向连接位于矫形区下方;D方案,T10~S1共19枚螺...
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由Stoll等[1]在Graf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LDD主要包括腰椎椎间盘突出、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当引发严重腰腿部疼痛、神经根压迫等临床症状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32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成A组(n=66)与B组(n=66)。A组行PFNA内固定术,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
评价新型一体化人工枢椎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成人枕颈椎标本(C0~C6),剔除其周围肌肉组织,保留枕骨粗隆以下的骨性结构及其相连的韧带和关节囊,制作正常模型(正常组),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测量C2节段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运动范围(ROM);然后将标本枢椎切除,分别进行前路一体化人工枢椎内固定系统重建结合后路枕颈融合固定(人工枢椎组)及前路异形钛网支撑结合后路枕颈融合固定(异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