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麻风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086 秒)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目标的如期实现,提高全市医疗机构麻风病诊断水平,切实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于10月23日在西城院区门诊二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十三届北京市麻风病防治及诊断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皮肤科、神经科医生及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麻风病管理的业务骨干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四川大学皮肤性病学课件 麻风及球菌性皮肤病。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玉叶、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开展合作,在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为认识线粒体基因与麻风的遗传易感以及麻风易感基因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基因和免疫》《皮肤病学科学》《科学报告》《遗传学与进化》等期刊。
发现麻风遗传学标志,构建有效的麻风风险预测模型是高危个体筛查,实现精准化学预防的前提。日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团队发现麻风最新遗传标志物,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通讯》。张福仁团队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共纳入8156例麻风病和15610例正常对照,除验证了既往发现的所有遗传学标志,还发现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并利用皮损转录组RNA测序技术将易感基因定位于SYN2、BBS9...
麻风主要危害为致残和致死,麻风菌选择性破坏皮肤及外周神经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既往只能通过对已发病例的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致残和致死率。发现麻风遗传学标志,构建有效的麻风风险预测模型是用于高危个体筛查,实现“精准”化学预防的前提。日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团队发现麻风最新遗传标志物,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通讯》。
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开幕式2016年9月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麻风学界专家、学者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国际国内麻风学界所有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是全球麻风控制的终极目标。这次大会以“未竟事业-终止传播,预防残疾,促进融合”为主题,对促进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具有积...
昆明医学院皮肤性病学课件 麻风病。
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对麻风遗传学研究中发现,感染麻风杆菌会增加麻风发病基因变异的几率,麻风患病风险与自体免疫性疾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该研究成果2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上。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累及皮肤和外周神经、晚期可致残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如果不治疗,会造成皮肤、神经和呼吸道炎症,从而因为失去疼痛的感受带来严重的损伤,目前中国累计登记病例5...
本文报导了8例遗传性感觉神经根病,并对二个家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一个家系的三代中有二代近亲结婚,计6例患者。复习了有关的组织病理学,发病机理,遗传方式、分型及临床表现等。由于本病的临床特征和纯神经炎麻风相似,易造成误诊,但根据周围神经粗大、感觉障碍的特征,肌肉萎缩、腱反射、家族史与发病年龄等,必要时再结合组织病理检查,鉴别并不困难。
肥大性神经炎系一极罕见疾患,国内尚未见报导。
尊敬的各位理事长,各位专家,您们好!感谢麻协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机会,现就我院项目建设工作向大家做以简要汇报。
麻风病误诊     麻风病  误诊       2014/11/11
麻风病误诊。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尽管MDT后麻风复发率很低,但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避免复发,加上有一大批DDS单疗治愈的病人也有复发可能。病人复发后往往导致患者畸残发生或发展,给病人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对麻风恐惧和歧视。麻风复发后还在社区内形成一个传染源,引起感染扩散,因此了解麻风复发原因、规律、表现及处理十分重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