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讲演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47 秒)
马克思认为,文化不是孤立于政治经济的独立现象,文化是社会和历史的现象,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阐释和研究,但不管哪一种视角,如果这种阐释和研究对于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对于所处时代的重大主题没有回应和解答,其意义是大打折扣的。当代著名经学家姜广辉先生新书《新经学讲演录》在回应时代主题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可以说,这是一部会通古今、通经致用的典范...
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的支持下,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的邀请,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尼日利亚著名剧作家、诗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渥雷·索因卡教授(Wole Soyinka)到访北大并作了题为“全球化逆流中的非洲”(Africa in Globalism’s Cross-currents)的精彩讲演。演讲前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会见了索因卡教授,尼日利亚驻华副...
2009年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晖博士在文学所古代室“古代文学论坛”上讲演,讲题为:“诗与史的交涉——钱澄之《所知录》书写样态及其意涵之研究”。
最近蒙友人推荐,看了一本《魏晋文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此书为“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中的一种,附有光盘。坐在家里就可以听大学名师讲的课,实在是很方便的。
四川师范大学写作学课件 辞、感谢信、慰问信、讲演稿的写作。
王逢振教授来学科做专题讲演          2008/1/2
2005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王逢振先生到学科做题为“全球化与文化和空间在中国的复制”学术讲演。 王逢振老师从文化争论谈起,讲到了全球化中的资本逻辑、现代性差异、普遍的消费心理以及全球化在中国的复制,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空间,中国传统的地方已被西方后现代所取代。最后,王老师与师生之间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交流对话。 关于全球化的争论...
著名学者杨义先生目注全球化语境,深入民族文化最博大精微的诗性世界,试图建构起自己的以“生命诗学”、“文化诗学”、“感悟诗学”为纲目的诗学思想体系,显示出一种更具现代意义的文学史史观和史识。并且在探索和融通多区域、多民族、多时段、多文体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前沿命题。他在美国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所作的讲演被誉为“经典的讲演”。他丰富的文化知识,出色的艺术感受力和饶有风趣的语言,使阅读...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Andrew Bennett作《后现代文艺理论》讲演
俄罗斯人文大学塔马尔钦科教授作《巴赫金的怪诞美学》的讲演
张隆溪教授应邀来我所讲演          2007/12/14
应外文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的邀请,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比较研究中心张隆溪教授于2006年6月20上午在外文所会议室发表了题为《文学理论的应用与中西比较研究的基础》的学术讲演。   张教授以弗罗依德理论为例,追溯了心理分析理论在西方文学,特别是英语文学研究当中的发展过程,指出对西方文学理论的运用不应脱离其所产生的框架与历史背景,甚至把它发挥到一种...
鸟瞰“向内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界,无论创作实践还是理论批评,曾经有过一个很重要的带倾向性的现象,即所谓“向内转”——不管人们主观上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不管今天对它如何评价,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批判;但它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历史上曾有的一个客观事实,却是不能否认的。创作实践上的“向内转”,从相对的意义上说,就其主要趋向而言,是从以往更注重再现外在现实转而更注重表现内心世界。这...
“文艺学”题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念大学中文系,有一门课叫“文学概论”,又常常叫做“文艺学”。老师讲课时总是把文学理论叫做文艺学。那时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叫《文艺学引论》,苏联专家毕达可夫在北京大学的讲稿。毕达可夫被认为是权威,他讲的被认为是最新的理论,时髦得很。其实,后来知道,他并不是当时苏联最具权威性的文学理论家,而且当时苏联的文学理论也只是世界文学理论界的一种或几种观...
德里达、米勒:“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在当代中国,文学曾经有它非常“火”的年代。大家还记得刚刚粉碎四人帮的那几年——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文学曾经接连不断引起“轰动”,为全社会所注目,似乎它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作家成为时代的骄子。然而,曾几何时,文学头上的光环慢慢黯淡下来。到了九十年代之后,文学似乎打蔫儿了,作家成了“边缘化”的人物,失去了昔日站在社会舞台...
“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有着怎样的运行轨迹?可否为它画出一个鸟瞰图? 我们之所以研究和撰写“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主要任务就是力图把握住并且描画出百年文艺学的运行轨迹,即这一百多年来古典文论(诗文评)怎样转换为现代文艺学,现代文艺学怎样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这中间有些什么经验教训可资借鉴。要想知道我们所把握的“中国二十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运行轨迹的具体线路,只有请读者阅读全书。然而,为了读...
甲 在当代中国,文学曾经有它非常“火”的年代。大家还记得刚刚粉碎四人帮的那几年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文学曾经接连不断引起“轰动”,为全社会所注目,似乎它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作家成为时代的骄子。然而,曾几何时,文学头上的光环慢慢黯淡下来。到了(19)90年代之后,文学似乎打蔫儿了,作家成了“边缘化”的人物,失去了昔日站在社会舞台中央的英雄光彩。而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