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394 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目前指南推荐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初次溶栓后仍有14%~34%的患者发生再闭塞,溶栓后24小时内启动抗栓治疗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而原位血栓延长和局部高凝状态是溶栓后再闭塞的主要原因,凝血酶是血栓形成过程的关键因子,阿加曲班作为一种直接、深入和安全的选择性凝血酶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基础研究及早期临床研究证明,阿加曲班可提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血管...
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替奈普酶(TNK)是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rt-PA,具有单次静脉推注给药、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R-I)抵抗的药理学特点。由于TNK的便捷给药方式,TNK逐步取代传统的rt-PA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但在亚洲人群中很少有TNK与rt-PA的比较,我国亟需本土TNK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放射科高培毅教授带领硕士研究生何欢等新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磁共振传统扩散加权成像(DWI)相比,磁共振多层并采扩散峰度成像(DK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的界定更为准确。这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2021年10月14日《Stroke》(IF:7.914)杂志全文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和刘改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张贵涛为第一作者的“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Malnutrition Risk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s...
2021年5月18日国际权威杂志《Stroke》在线全文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和王伊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王光耀为第一作者的“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Predicts Adverse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的研究成果。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由怀柔医院转运过来的患者。该名患者因左侧肢体无力伴有言语不能,在怀柔医院急诊科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缺血型脑卒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依然没有得到缓解。
探讨A2DS2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SAP分为SAP组(61例)和非SAP组(407例)。对...
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 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主要疗效结局为治 疗后3个月mRS评分,次要疗效结局为24 h、3 d和30 d的NI HS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其他部位出血、10 d...
分析优化溶栓流程对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延误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 资料。按照流程优化时间前后,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到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 DNT)、溶栓后7 d NIHSS评分和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 schemi c stroke,AI S)患者血清mi RNA-148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 价值。 方法 收集42例AIS患者和42例健康者的外周血血清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 miRNA-148a的表达水平。绘制miRNA-148a对AIS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入院时的尿白蛋白肌酐 比(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valu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对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性纳入北京医院2017年3月27日-11月16日住院治疗的...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一直是 急性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影像评估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由于多模态MRI可以提供丰富的病理生理学 参数,在IP临床评估中具有良好前景。本文对各类MRI成像策略对于IP评估的特点与局限进行介绍,重 点介绍了新型技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探究SWI不对称皮层静脉征(asymmetrical cortical vein sign,ACVS)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急性缺 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梗死的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 d内完成头颅MRI检查中的DWI、 SWI及时间飞跃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 暗带。然而早期再通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难以早期预测,且增加了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风险。为了 能够早期判断AIS患者早期血管再通的预后及出血转化风险,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这方面预 测模型的研发及应用,相关评分预测模型也层出不穷。本文对近年一些相关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 行回顾,以期待对未来的...
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1 年预后情况。 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老年AIS (年龄≥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特征;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 事件(包括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