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合肥相关记录195条 . 查询时间(0.254 秒)
李骏睿,博士,副研究员。分别于2011年、2014年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9年在美国奥克兰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1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物理声学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1年底加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全场光学测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白光测量技术及激光测量技术。其中白光测量技术包括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与数字光栅...
基于有机半导体的有机自旋电子器件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最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采用新型半导体材料,实现了高性能的有机自旋阀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道》(Scientific Reports)上。有机半导体材料通常由碳、氢、氧等轻元素构成,其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很弱,因而自旋极化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自旋弛豫时间...
有机半导体材料通常由碳、氢、氧等轻元素构成,其自旋-轨道耦合和超精细相互作用很弱,因而自旋极化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自旋弛豫时间一般在微秒至毫秒间),从而可成为很有前途的自旋极化传输介质。此前人们大多采用非晶态有机材料作为自旋传输介质,薄膜结构的高度无序性导致其载流子迁移率很低,有机自旋阀器件中自旋扩散长度通常只在10-50nm左右,且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降低,这直接导致器件的室温磁电阻性能非常低。
2015年2月10日,国际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科研成果:《铋单晶纳米线中表面超导电性研究》(Surface Superconductivity in Thin Cylindrical Bi Nanowire)。该工作通过对超细圆柱形铋单晶纳米线(20和32纳米)磁场下的电导测量...
纳米连接导线是未来纳米器件结构单元之间信号和数据传输的媒介,因此,选择合适的纳米连接导线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半导体行业中,金属铜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当金属铜材料被制成纳米尺度结构时,容易被氧化且变得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其在纳米器件结构互连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田明亮课题组和张昌锦课题组合作在单晶超导纳米线的超导体-绝缘体转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Nano Letters 上。长期以来准一维超导体的超导—绝缘体转变(SIT)研究一直吸引着很多关注,但是对控制SIT这种转变的机理还存在争论。因为在过去的研究中,国际上大多采用热蒸发的方法制备纳米条带技术,基本上是研究单元素或二元合...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高面密度硅微纳阵列的制备、阵列的剥离及无损伤转移,并在所获得硅微纳阵列材料的基础上,制作了具有显著光电转换性能及优异稳定性的太阳电池器件。硅作为现代电子元件的核心材料,在微电子、光伏、光电、热电、储电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硅微纳结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硅微纳阵列的面密度是影响信息存储以及其它应用的关键参数,一般获得的阵列面密度在109/...
2014年3月12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的课题“双腔同步全固化激光电源及输出能量稳定系统研究”通过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的验收。该课题成功为MOPA结构的准分子激光器提供低抖动全固化的高脉冲快放电电源,并实现了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激光输出能量稳定。该课题的成功验收为光刻机的零部件国产化打下基础,具有重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人员与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李群祥教授合作,从纳米金属氧化物晶面的角度设计对重金属离子的高灵敏电化学传感界面,其研究结果不仅提出了从源头上,即从晶面的角度、在原子级别上设计高灵敏电化学敏感界面的新思路,而且揭示了纳米材料增强电化学响应的本质所在。该研究成果近期被Nature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Sci. Rep. 3, 2886; DOI...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Nathanael S. Gray教授课题组和Steve Balk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激酶选择性不可逆抑制剂BMX-IN-1,并发现该抑制剂和另一种激酶抑制剂MK2206组合后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白红宇,男,1971年出生,博士,博导,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199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专业。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作为德国马普学者访问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以及参与CUP计划访问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2004年开始任低温及超导技术研究室主任。2005年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长期从事大型低温系统的研究和实验运行工...
胡纯栋,男、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托卡马克实验室室务委员。主要从事离子源,离子光学,中性束注入加热和诊断研究。目前重点研究5MW中性束束线物理和工程以及相关的低温真空及控制等。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在等离子体所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德国伽兴等离子体所从事负离子源和中性束的研究,美国通用原子公司DIII-D装置上进行中性束的研究。作为研究...
毕延芳,男、194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离子体所低温工程和超导应用技术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大型液氦低温工程技术、大型超导磁体技术和高温超导电力应用技术研究。目前承担的课题有: HT-7U大型超导Tokamak装置的2kW/4K低温系统建设,35kV/2kA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终端研发和1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发。1968年上海交大研究生毕业,1982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获超导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陈文革,男, 1967年6月生、汉族,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为超导磁体技术。
刘华军,男,1976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变科学与技术,主要从事超导导体/磁体技术相关方向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