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汉学家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0.11 秒)
2022年7月27日到31日,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和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在江西景德镇联合举办了汉学家“走读中国”活动。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埃及、伊朗、阿根廷等国的汉学家、文学翻译家罗宾•吉尔班克(Robin Gilbank)、夏海明(Agustín Alepuz Morales)、艾森(Doostmohammadi Ehsan)、艾小英(Mehad Mousa)、马西(Maximilia...
张乃禹:您的研究兴趣广泛,在文学翻译方面也颇有造诣和成就,您早在1986年就翻译了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与茅盾的《腐蚀》等经典作品。请介绍一下您对中国文学翻译的概况和心得体会。朴宰雨:我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很多,译成韩文的《中国现当代中短篇小说集》中就包括铁凝的《逃跑》、莫言的《吃事两篇》、郭文斌的《吉祥如意》、夏天敏的《好大一对羊》等。诗歌方面,“东亚诗人大会”、“2017韩中日诗人庆典”等文学交流...
2021年12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ICSAT)主办的2021年秋季学期“司马迁与《史记》”海外汉学家早期经典系列讲座(New Perspectives on Sima Qian and the Shiji: An International Lecture Series)圆满落下帷幕。这一系列讲座是文本中心2021年海外汉学家系列讲座的第二季,春季学期举办的第一季系列讲...
2021年9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ICSAT,简称“文本中心”)主办的“司马迁与《史记》”海外汉学家早期经典系列讲座拉开帷幕,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荣休教授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以“司马迁与《陈涉世家》:《史记》翻译刍议”为主题进行第一、二讲。讲座由文本中心中方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徐建委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余建平助...
2021年5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平台正式开启第三期早期经典系列研讨课:“思想的艺术——关于中国经典的八堂课”。系列课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讲座教授金鹏程(Prof. Paul R. Goldin)主讲,文本中心中方主任、文学院徐建委副教授与金鹏程教授著作中译者、天津大学陈家宁副教授参与对谈。课程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本土话语,构建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自1942年发表以来,这篇纲领性的重要文献已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篇重要讲话的众多英译本中,澳大利亚汉学家和翻译家杜博妮的译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基...
美国华裔汉学家夏志清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奉行的是“帮会道德”,是嗜杀者和厌女症者。夏志清对《水浒传》的指责引起了刘若愚的辩驳,最终导致了刘若愚与夏志清的笔战。引起两位华裔汉学家笔战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对待中国文学的态度不同,夏志清浸润于西方思想和批评方法,借用西方批评术语指责《水浒传》,带有以西方文学为优的文化偏见,而刘若愚则维护中国文学传统,将中国文学置于与西方文学同等的地位,并褒扬中国经典文学作...
长期以来,英语世界关于孔子的研究多从思想史与文化史的角度加以审察,而于孔子在文学思想方面的言说观瞩甚少。尽管零星的表述依然能够觅得,如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 Giles)于上世纪初所撰《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1901)中曾略及孔子评《诗经》;无独有偶,美国汉学家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
张心沧(H.C.Chang)(1923-2004)原籍上海,英国著名华裔汉学家。曾担任剑桥大学现代中文讲师,1972-1983年任伍尔夫逊学院研究员,1983-2004年担任艾莫瑞特斯研究员。张氏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取得了系列性的研究成果,并于1976年获得享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中国文学——超自然故事》(Chinese Literature 3: The Supern...
日本汉学家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 也为中国学界提供了独特的“他者”视角, 从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特点中, 可以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本文选取清水茂的《释“白日”》作为代表性论文, 分析日本汉学家在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时的独特视角、惯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特点, 以期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借鉴。
2018年8月22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霍尔斯特•斯科姆讲座教授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受聘为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八里台校区举行致聘仪式。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洪出席致聘仪式并为倪豪士致送聘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张洪明介绍了倪豪士相关情况。陈洪在致辞中说,倪豪士教授是一名著名汉学家,在...
2018年5月18日,印度人居中心名家荟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汉学家联合工作组与来自印度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印度中国研究所、古吉拉特邦中央大学等机构的汉学家及中国研究专家聚集一堂,就如何推进中印思想文化交流,促进中印在汉学及中国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展开研讨。驻印度使馆李碧建临时代办、文化和教育参赞张建新、印度学界泰斗、前资深议员洛克什·钱德拉教授、印度议会印中友好小组前主席、印联邦院前议员塔...
2017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座谈会在大雅堂举行。国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郝平、校长助理王博莅临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和工作汇报。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根据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3个阶段。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研究中国的队伍和视野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汉学界读解中国提供了新的维度。
2015年4月18日,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Kubin)来校,作客由党委宣传部、传媒科学学院、《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本学期首场“承绍高风——文化名人东师论坛”,作了题为“全球化与汉学——略谈研究中国的一些问题 ”的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