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诊断学 保健医学 理疗学 麻醉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皮肤病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急诊医学 核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临床医学 葛均波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54 秒)
“介入医学作为一门在医学影像引导下进行的非直视诊疗学科,是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也是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且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以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近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对于冠心病、缺血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以血管堵塞为特征的病症,介入医学以“疏”为治疗原则;对于肿瘤、动脉瘤、出血脑卒中等以增生或破裂...
葛均波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研究方向1987年起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优化。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除影响呼吸系统外,还会引发心脏、肾脏、肝脏等多器官损伤。为了给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在各领域开展了诸多探索。
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揭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心血管视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统性防治策略》项目荣获了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朱畴文主任医师和罗哲主任医师共同领衔完成的《整建制援鄂医疗队科研创新、人文建设和救治成效——复旦中山管理模式》项目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朱文青教授团队的《心房颤动规范化综合防治策略的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黄浙勇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药学院庞志清副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纳米靶向递送平台,用于调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改善心肌重构。相关成果于6月17日以《血小板样膜融合脂质体介导的miR-21 靶向递送通过重编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巨噬细胞以改善心肌重构》(Platelet-like fusogenic liposome-mediated targeting ...
2021年7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结构团队成功完成3例该团队发明的世界首个可穿刺封堵器ReAces植入,手术由中山医院周达新主任医师、潘文志副主任医师及张晓春、李伟等医生完成。本次完成的3例手术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一例主动脉侧无边,极具挑战性。术后患者心超显示,封堵器成形、贴合良好,封堵器内及边缘无残余分流。今天(7月12日),3名患者均已顺利出院。
2021年7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结构团队成功完成3例该团队发明的世界首个可穿刺封堵器ReAces植入,手术由中山医院周达新主任医师、潘文志副主任医师及张晓春、李伟等医生完成。本次完成的3例手术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一例主动脉侧无边,极具挑战性。术后患者心超显示,封堵器成形、贴合良好,封堵器内及边缘无残余分流。7月12日,3名患者均已顺利出院。
假如你的器官会说话?!在这里,不仅心跳跳、肝胖胖,胃娇娇、骨壮壮有话说,大肠君和小肠君也为了如何止泻打上了擂台。新年伊始,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权威专家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科普绘本《器官宝宝有话说》出版发行。该系列绘本一套五册,以“器官自述”为特色,通过心脏、肝脏、骨头、胃、肠道5个可爱“器官宝宝”的生动叙述,图文并茂,并配以有声读本,带领小读者了解人体重要器官的构造和不良生活习惯对...
冠心病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国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量最大的国家,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做心脏介入手术。
2020年6月4日,85岁的林老伯在接受了第二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心脏手术后顺利出院了。“我年龄那么大了,又有房颤、高血压等毛病,无法进行大手术,多亏有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两次为我进行心脏微创手术,让我能够轻轻松松重拾健康!”林老伯的出院也宣告了我国首例TAVR瓣膜衰败再TAVR手术的成功!
赖氨酸乙酰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其通过改变赖氨酸残基上的电荷和蛋白质结构,影响酶的活性、DNA结合力以及蛋白质稳定性。蛋白质的赖氨酸乙酰化是由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KATs)催化,由赖氨酸去乙酰化酶(KDACs)去修饰。研究显示赖氨酸乙酰化修饰与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7月26日,长篇综述文章以《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Lysine acety...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80周年学术“盛宴”、讲述建院80周年来鼓舞人心的“中国故事”之际,“不忘初心,这辈子就爱医生这一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获评“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这是葛均波院士继今年8月获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白求恩奖章”之后再次获得殊荣,也给建院80周年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带来了“特别...
2013年5月25日,在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下文简称“东方会”)上,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国内率先完成两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手术通过卫星转播到会议现场,引起了巨大轰动。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等研究发现,通心络具有确切的内皮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树突状细胞(DCs),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相关论文近期发表在国际心血管药理权威期刊《美国心血管药理学》(J Cardiovas Pharmacol)杂志上。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2007年4月25日报道 第5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和介入心脏病学峰会于近日在美国召开,这是2007年召开的第一个大型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吸引了世界各地近3万名专家学者参会。在本届ACC会上,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被提名并最终当选为ACC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该顾问委员会由3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专家组成,葛教授是唯一来自中国的委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