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胸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实验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外科学 DNA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258 秒)
总结目前 DNA 甲基化与肝脏再生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肝细胞甲基化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甲基化相关蛋白与肝脏再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供者来源游离DNA(ddcfDNA)是指器官移植术后受者循环体液中来自于凋亡或坏死供体细胞的游离DNA。近两年来ddcfDNA成为移植肾损伤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发表的成果为推动ddcfDNA成为肾移植排斥无创检测的生物标记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ddcfDNA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IRI)损伤、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不同类型急性排斥反应(体液性排斥和细胞性排斥)和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
重庆医科大学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课件3 in situ display of DNA and RNA in the cell。
检测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主要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种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120例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
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肾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肾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预后较差。ccRCC通常伴随葡萄糖、脂肪酸、谷氨酰胺、色氨酸及精氨酸代谢网络和途径的重新编程。代谢网络和途径的重新编程使肿瘤细胞迅速增殖,在营养物耗尽和缺氧的条件下存活,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靶向代谢重编程途径的关键蛋白质或酶可以作为治疗ccRCC的新策略。
2015年10月11日—14日,由我校DNA损伤应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细胞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信号转导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研讨会(Ataxia-Telangiectasia Workshop, ATW-2015)暨第六届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NA Damage & Human Diseases...
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XPC)对膀胱癌T24细胞紫外线(ultraviolet ray,UV)介导的DNA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利用shRNA策略,Western blot鉴定XPC沉默效果,建立稳定抑制XPC的膀胱肿瘤T24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UV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宿主反应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修复...
观察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索血浆循环DNA在判断烧伤后伤情、病情及临床结局中的意义。 方法 纳入烧伤面积(BSA)>30%的烧伤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2岁。热力烧伤25例,化学烧伤7例。烧伤至入院中位时间为6.5 h。分别于烧伤后1~3、4~7、8~14、15~21 d收集血浆样本共108份,采用血浆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样本中的...
比较DNA-微阵列芯片法和改良罗氏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一致性,探讨DNA-微阵列芯片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64例改良罗氏法阳性的分枝杆菌核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样本进行测序验证,以测序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正确率及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总一致率为93.8%,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一致率为87...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循环DN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3,14,30 d循环DNA水平,并检测同期14例健康体检者循环DNA水平作为对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循环DN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92.25±46.88)ng/mL vs.(22.14± 16.16)ng/mL](P<0.01);结直肠癌术前循环D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组间差异无统...
DNA聚合酶θ(POLQ)是DNA聚合酶A家族成员之一,在肿瘤细胞和部分人体正常组织中高表达。POLQ通过参与DNA损伤耐受,在维持人体细胞染色体稳定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POLQ因其低保真度的特性导致组织细胞突变易感性,其表达异常增高及缺陷均可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笔者就目前关于POLQ参与损伤耐受的机制、低保真度导致突变易感性以及其在肿瘤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探讨精子核蛋白组型异常,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活动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常规精液分析的人群,其中173例为正常对照、144例低精子活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其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染色质扩散法检测精子完整性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低精子活力组的核蛋白组型转换异常率[(23.9±9.4)% vs.(17.5±8.1)%]、DNA碎片指数[(19.4±8.5)% v...
探讨丝裂霉素对体外胃癌细胞DNA损伤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γH2AX的焦点形成和蛋白水平变化;使用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丝裂霉素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存在交互效应,除400 μg/ml外,平均γH2AX焦点数和焦点细胞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400 μg/m...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DAC)对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DAC对QBC9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甲基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DAC作用前后p53-Bax凋亡通路DNA甲基化变化;观察经DAC作用后5-氟尿嘧啶(5-Fu)对胆管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DAC对...
观察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完整率的影响.方法:取配偶怀孕后半年内正常精液标本30例测定精液常规及精子DNA完整率做预试验,其数值拟做对照参考指标.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弱精子症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6例术前1周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3个月的精液标本,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精液常规和精子DNA完整率的变化.结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