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药学 筛选相关记录165条 . 查询时间(0.2 秒)
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大量药靶,高通量合成产生多种化合物库,基于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HTS)技术面临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发展更为快速经济的新方法。化学微阵列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研究证明,涉及不同表面化学与活化策略的化学微阵列技术,能成功地应用于评价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酶活性的抑制、靶的识别、信号通路机制的解析和基于细胞的功能分析之中。对于平行筛选作用于多靶的各种化合物库,该法显示...
选育优良微生物菌株对微生物药物研发尤其是对微生物制药实现产业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抗生素抗性筛选基于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因其实验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在有用微生物菌株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微生物药物领域抗生素抗性筛选技术主要用来筛选获取高产菌株,但近来发现微生物的抗生素抗性突变可赋予突变株新生次级产物的代谢生产能力,因此在拓展药源微生物资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抗生素抗性筛选在微生物...
微流控技术因具有分析微型化和实验通量化的特点,在药物研发领域已引起广泛关注。微流控系统已成为药物研发应用中具有潜在价值的工具。本文综述了药物研发中微流控芯片的近年来进展,着重介绍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同阶段,包括靶标筛选、先导化合物确定、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化学合成及产品管理诸方面的实际应用。
高内涵药物筛选已经成为药物发现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生物医药领域里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广泛应用必然会为药物发现带来新的希望与突破。高内涵药物筛选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它使得药物筛选更趋生物化。本文介绍了高内涵药物筛选的发展过程,及其当前和潜在的应用领域,探讨了高内涵药物筛选与其他研发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并就其在新药发现中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目的 制备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并评价其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片剂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确定最佳处方并制备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该缓释片剂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佳处方为每片含马来酸罗格列酮10.6 mg、HPMC K15M 30 mg、海藻酸钠 25 mg、碳酸氢钠20 mg、微晶纤维素13.4 mg。该处方体外释药性能良好,符...
目的 制备稳定的注射用尼莫地平亚微乳剂。方法 以离心稳定常数(Ke)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尼莫地平注射用亚微乳的处方和工艺,测定制剂的zeta电位、粒径、pH值和相变温度。结果 所制备的注射亚微乳外观为乳白色,略带蓝色乳光。3批样品的Ke值分别为3.4、3.6 、3.4;zeta电位分别为-33.2、-33.0、-35.8 mV;平均粒径分别为153、154 、150 nm;pH值分别为7.24...
高通量药靶基因筛选     高通量  基因筛选  药靶筛选       2008/12/12
该项目所建立的高通量药靶筛选平台,是填补从基因到新药的关键环节——基因功能鉴定的重要环节,是在传统的新药筛选基础上建立的一套更适合于高效、快速和大规模筛选药物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已建立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生物信息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系统;大规模的杆状病毒、酵母双杂交表达系统;大规模的组织芯片技术系统;拥有2000条全长已知基因的酵母双杂交文库;17个基因功能筛选平台;6个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和基于绿色荧...
1998年7月1日~2000年10月10日,作为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1035计划)项目,进行了研究。高通量药物筛选是在药物发现的基本规律指导下,集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学、自动化技术、数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体系,以快速、灵敏、自动化和一药多筛地筛选药物,也是发现新药的重要途径。一、建立了从样品处理、建立筛选模型到筛选结果分析和报告各环节紧密结合、内容完整的高通量筛选...
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药物筛选研究室承担的该省科技计划攻关课题——斑马鱼药物活性及毒性筛选模型,日前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模型可大大加速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研发。
为了改变新药筛选水平落后这一制约中国创新药物发展的主要"瓶颈",该项目研究人员经过十年多的不懈努力,研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药筛选体系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并成功地加以应用,在创新药物的发现上取得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药理学的最新进展,建立各种异体表达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系统化克隆、表达和纯化关键的靶标蛋白,并将其发展为高效、灵敏的分子水平高通...
该发明涉及一种衰老抑制基因启动子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尤其是Klotho基因启动子激活剂的筛选方法,属于分子药理学技术领域。该发明的筛选方法采取将Klotho基因启动子与报告基因连接,然后将连接后的基因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形成稳定细胞株,再向稳定细胞株中加入氧化剂,建立衰老细胞模型,随后加入待筛选的中药提取物,测定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评估中药的生物活性,将生物活性高的中药提取物分离成单个化合物,得到Klo...
该项目研究重组TACE胞外功能结构域的表达纯化用RT-PCR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别扩增出TACE的催化区和整个胞外区,然后分别克隆至pET-28a和pET-28c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得到目的蛋白。其中TACE结合肽的筛选和鉴定分别以重组T800和T1300为靶分子,对f3-15mer或f88-cys4噬菌体肽库进行四轮亲和筛选,通过ELIS...
围绕Aβ的生成进行实验研究,筛选有效中药是中医治疗AD的重要突破口。但既往中医治疗AD的研究针对此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本项目在国内较早应用转APP695基因细胞模型,筛选中医抗衰老和治疗AD的常用药物对Aβ生成的抑制作用,并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等技术研究了相应作用机制。对古代文献及相关资料所显示的有潜在治疗AD价值的部分常用中药或药物成分进行了抑制Aβ生成作用的筛选,结果提示 “人参、...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型KCNQ1,即S140G-KCNQ1,还公开了利用KCNQ1来筛选心肌KCNQ1钾离子通道的抑制剂的方法,它包括步骤:将(i)表达KCNQ1表达载体和(ii)KCNE1表达载体或KCNE2表达载体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在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候选物质,并测定添加前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其中,如果加入候选物质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减小,则表明该物质是心肌KCNQ1钾通道的抑制...
项目以共振光散射技术为基础,辅之以分子的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开展了具有大电子离域结构有机的分子(潜在药物)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识别的研究。由于药物与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的作用的体内外具有一致性,因此,通过这些光谱手段所获得的分子识别有利于新药开发和药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些超分子识别体系可以建立纳克级的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上述超分子识别体系具有专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