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艺美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文艺美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0.48 秒)
杨存昌:老师们,同学们,晚上好!我学科开展的学术对话受到了博士生、硕士生、其他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和关注,今天是第三期,主题为“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 由我和刘蓓老师主持。刘老师对生态批评有较全面的研究,她将就生态批评的有关问题作主题发言,此后我谈一下关于生态美学的讨论,欢迎大家踊跃参与对话。 刘蓓:我发言的题目是:生态批评的原则与策略。 什么是生态批评?如何界定生态批评的概念,实际...
2007年5月25日,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陆贵山先生应中心邀请,在我中心会议室就如何治学举办学术讲座。钱中文和陆贵山两位先生分别结合自己的学术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学的宝贵意见。讲座由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主持,马龙潜教授、王汶成教授也参加了讲座。 关于如何做学问的问题,钱中文先生谈了许多。他认为要做好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钱中文先生结合自己的文论研究,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验。钱中文先生在研究俄罗...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并按照学校有关通知精神,近日,我中心认真组织,全力迎接“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评估。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按照这一主导思想,我中心首先对照本学...
2007年4月26日至5月3日,舒斯特曼教授文艺美学中心的邀请,来我中心做短期访问讲学。 Richard Shusterman (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98-2004年担任美国天普大学哲学系主任,2004年被任命为弗罗里达-亚特兰大大学人文学院主任,在法国巴黎国际学院哲学系任兼职教授。舒斯特曼教授的学术研究主要在哲学方面,同时,他还广泛地涉足了人文学科的其它领...
今年62岁的顾彬先生是德国波恩大学的汉学系教授,当今德国最负盛名的汉学家,被誉为中德文化的“搬运工”。3月7日,担任山东大学客座教授的顾彬作了一场题为《对中国人去不去散步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试图通过对去不去“散步”的解析,来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和阐释。   无疑,顾彬教授本人是喜欢散步的。也许是为了更直观地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整场报告他都没有坐下,而一直站着演讲。这位头发花白、稍显...
2007年3月14日,河南大学文学院梁工教授应邀作客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美学中心研究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这场学术报告的题目是“圣经文学研究的新动向”。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庆教授主持。 梁工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1994至1995年在美国圣保罗路德神学院,芝加哥路德神学院作访问学者。梁工教授长期致力于基...
2006年6月5日,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中青年学者王岳川做客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文化传承与文化立国”的专题讲座。王教授通过逻辑严密的讲述、充满感情的表达和丰富精彩的图片资料, 给文艺美学专业的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国文化课。 王岳川是北大有名的学者,对后现代有着较深的研究,也是最先把后现代介绍到中国并进行重点研究的学者之一。但是王教授在讲到对后现代研究这段经历时,对自己曾经出过的诸多关于后现代的书,...
2006年9月14日下午两点半,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副教授、中华全国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彭锋老师在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环境美学审美模式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艺美学中心副主任马龙潜教授主持。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彭锋老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2001学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
大家好!谢谢各位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听我的演讲,尤其是有些朋友还是从外地匆匆赶来的,因此,在这里就更是应该表示我的感谢了。今天的演讲是源起于我刚刚出版的一本新著——《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这是上海学林出版社推出的“潘教授的美学课”系列从书里面的第一本。这本书今年七月上市后,各方面都有一些比较好的反响,已经有了十几篇评论,也上过几个排行榜,销量也还可以。不过,我也听到了一些议论...
大家好!今天开始讲《三国演义》。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一定很熟悉。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更需要先讲几句题外的话。记得我有一次到南京图书馆去做报告,讲的也是《三国演义》。我一上去,看到那么大的报告厅里面竟然人满为患,当时我就说:“看到这么多的人在寒冬的上午赶来听我的讲座,这确实让我十分感动。而且,我还看到有不少人因为没有座位而只能站在后面甚至坐在台阶上,这就更让我十分感动了。不过,在演...
2006年4月7日和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共同主办。
2006年9月14日下午两点半,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副教授、中华全国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彭锋老师在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环境美学审美模式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文艺美学中心副主任马龙潜教授主持。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2007年6月4日上午9时,郑州大学文学院小会议室内气氛融洽、互动热烈,应郑州大学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副主编陈剑澜先生为郑州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们带来了题为《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学术讲座。陈研究员围绕当下国内文艺学界、美学界流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结合西方现代哲学史与思想史,从该命题产生的思想史背景、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个人主体合法性的论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种意义等三个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3月15日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理论学科创建于1953年,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蔡仪以其《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两部重要著作成为当时的学科带头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文学所文学理论学科在文艺学、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等领域取得了较多较好的科研成果,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2002年文学理论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2月5日报道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深圳大学文学院、上海社科院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2006年是蔡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因此研讨会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蔡仪百年诞辰,缅怀他治学、为人的风范,另一方面是要对当前的文艺学美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汲取蔡仪留下的丰厚学术资源进行思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