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学其他学科 小说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149 秒)
小说创作的方言障碍     小说创作  福州方言  障碍       2022/4/11
小说创作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说到各地方言对小说创作的制约与局限,南方作家的难度远甚于北方作家,因为南方方言远比北方方言种类繁多,且流通面窄。在此,笔者仅以福州方言为例加以论证。福州方言属于福建七大方言区(闽东、莆仙、闽南、闽北、闽赣、闽中、闽西客家)之一——闽东方言区的代表性语言。闽东方言是福建全省流通最广的方言,全省84个县市区,包括省会福州市六区: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长乐,及其郊县闽侯...
江苏文学源远流长——特别是南京,备受江南文化之孕育与经济繁荣之滋养,近年来声誉日隆。不过,江苏的长篇小说领域在很长时期内显得不那么令人瞩目,这与每每引领风骚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相比时尤其醒目。如果说在整个20世纪文学史上,仅仅是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与发达即足以在小说领域傲视群雄,那么时至21世纪以后,这种情形发生了重大的逆转。不管是否合理,也不管你是否承认,文体形式不再平等已然成为事实。所有文学门类中...
1929年,在谈论“女性与小说”话题时,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写下了散文名篇《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她认为,女性要写小说,必须要有钱和自己的房间;换句话说,由于社会对于女性做了种种限制,她们不得不成为父权的奴仆,日夜为家庭操劳,在此背景下女性如果要有所成就,必须仰赖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有办法摆脱外界...
文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钱惟演自称“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小说低微的文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与其说小说是一种文学文体,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
《远航》(The Voyage Out)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一个商人的女儿瑞秋·温瑞斯坐船来到南美洲殖民地某个虚构的度假胜地时所发生的故事。在船上、在南美洲,她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逐渐摆脱了她在小说开始时所处的蒙昧状态,对广阔的人生有了初步体验。小说的英文标题“The Voyage Out”精妙地把握住了主题:既指一个人初识世界,又指小说所描述的这一群英国人离开英国,离开欧洲——“...
徜徉于戏曲与小说之间     汪曾祺  短篇小说  戏曲       2021/11/22
汪曾祺以小说名世,特别是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但从职业角度而言,他一生从事编剧的工作时间更长,从1962年调入北京市京剧团任专职编剧,直至离休从未“改行”。如此看来,写小说只能算作他的“副业”。汪曾祺喜欢这样为自己定位:“我是两栖类。写小说,也写戏曲。”在戏曲和小说之间,他力求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使两副笔墨在更高层次上和境界中得以融合、升华。
在百年中国新文学史上,“乡村中国”一直是被不断思考和言说的对象。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多书写国民性改造等主题,呈现出审视国民性、叩问中国历史及探索中国身份与命运的写作姿态。30年代,乡土文学书写呈现两种范式:一种是以沈从文、废名等为代表的京派乡土作家,另一种是以茅盾、叶紫等为代表的左翼乡土作家,出现了赵树理、孙犁等众多优秀乡土作家。50年代,柳青等人聚焦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书写,作品内容多关注中国...
2018年再版的 《人生拼图版》一书,其实是乔治·佩雷克完成于40年前的作品。书名直译为 《生活使用说明》,已经说明了他描述完整生活全貌的宏大愿景。对于作家本人,实验、先锋、精妙、博物、智力优越,这些标签可能都能贴上。然而,这些又都是表征,他的归结点是要探索重述生活世界,经验感知的无限可能性。你会发现,小说在他手中就像工具模型、人物成为一种功能化装置,故事本身变成 “拼图元件”,就不足为奇了。这其...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中揭露了20世纪美国社会的生态问题。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运用动物保护理论,研究欧茨的4部代表性小说,探讨她的动物关怀思想。通过塑造抵制狩猎和拯救动物的动物保护者形象,欧茨既表达了人们应当赋予动物生存权、关怀动物生命的思想,也表现了她敬畏动物生命的伦理关怀。她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显示出她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樊篱的超越,对当代人的动物保护思想...
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种境界     贾平凹  小说  境界       2013/8/7
借用中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三种境界是吻合的。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
2012年中篇小说质和量上都保持着不逊于以往的强劲之势。从作家分布看,中篇小说写作群仍以纸质期刊发表的相对固定的作家群体为主体,如王蒙、水运宪、陈世旭、阿成、杨争光、邓一光、尤凤伟、王安忆、方方、陈应松、杨少衡、王松等。其次,2012年度女作家表现不俗,王安忆、方方、蒋韵、烈娃、迟子建、北北、须一瓜、徐虹、计文君、阿袁、邵丽、乔叶、滕肖澜、付秀莹、孙频、陈谦、张翎等均有佳作推出。此外,青年作家呈现...
武侠小说结构经历了由古代以众多人物的行侠故事来结构小说的思路,到民国时期在以某一具体事件为中心的同时凸显对侠客内部世界的关注,再到港台新武侠时期以人物性格为中心,武侠小说逐步实现了结构模式的现代转型。研究武侠小说结构模式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做出客观评价,也给今天的大陆新武侠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鹿鼎记》通过一种反讽的写法,再现光怪陆离的武侠(人间)世界,作者利用一种“戏说”的方式,改写了武侠小说(他人的也包括自己的)的通常主题乃至人物分类(尽管其中仍有传承关系)。这种改写,是个人性明显突破集体性观念制约的努力,因此,必然导致对武侠小说模式化写作的扬弃。
本文以《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书的主要人物为例,分析金庸武侠小说归隐结局的典型代表及其内涵共性:金庸笔下的侠客们从闯荡江湖到遁世归隐,是侠客们历尽磨难后厌恶江湖纷争和仇杀,厌恶旧的世俗和观念,主动放弃江湖名利,主动抛弃仇恨,主动追求美满爱情和安宁平静生活的合理选择,是侠客们在一定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性格发展条件下的合理归宿。
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的翘楚和典范,其内容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独特魅力总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小说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其一,武侠人物具有的儒家仁爱侠义之精神感人肺腑;其二,武侠人物体现的道家逍遥出世之思想动人心弦;其三,小说表露出的追求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独裁等观念富有现代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