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法学 >>> 理论法学 >>> 法理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法理学相关记录359条 . 查询时间(0.775 秒)
转典之法理探析     转典  典权  回赎       2008/11/21
典权让与和转典都是典权人的权利,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典物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典权让与与转典的法律性质究竟有何区别,对出典人的法律后果如何,如何设计出一个既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出典人等各方典权法律关系主体利益的典权让与和转典制度,这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自由重于民主      自由  民主        2008/11/20
20世纪在人类现代历史上毫无疑问是最不人道最残酷的一百年。据估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纳粹和共产党的极权主义造成了至少2.5亿人死亡,这无异于对相当于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巴拉圭的人口总和进行的一次大屠杀。
自由与政府的限度      自由  政府限度        2008/11/20
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中被引用得很多的一句话是“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关于这句话的论争集中于它的起源而不是它的内容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句话在整个句子中的两个部分中没有一个能正确地表示合乎自由社会中的自由人的理想的公民和它政府之间的关系。
与具有天生优越性的权利不同,权力却因其公益性常常受到质疑,国家权力由此需要在正当性、合法性层面得到严密论证,才能成为合法的权威而使人们信服。社会契约论作为宪政民主的理论基石,虚拟和抽象地构建了合法权力的渊源、功能及其范围。其与立宪主义、法律实证主义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宪政进程。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轫有着自身特殊的背景,它更多的受动于制度决定论、立宪强国等民族主义思潮,因而在权力合法性论...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民法法典化的工作,这不仅是一个民法体系化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具体制度构建的问题。中国民法在根本方面是属于继受法律。在法律继受以及法律演进过程中,当然要考虑到逻辑的、历史的、习惯的等诸多因素,但在法律继受初期,对一个国家的法学理论进行全面继受,逻辑的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试图从部门法,即民法的角度,来研究当代中国法律继受的问题与对策,并指出当代法学家的任务。一、法学以及法学家...
10 两个国家,两种标志,其一:被诱惑者许多年来,在思想领域中,"清教徒"占据了一个极其突出的地位。这一"清教徒"的形象既不属于那种大逆不道、反对圣像崇拜、进行政治迫害的圆颅党人,也不属于虔诚的、敬畏上帝的、迷信的新英格兰的被放逐者,而且,他们不属于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任何一种特殊类型的清教徒。作为思想活动所急切关注的对象,这一"清教徒"形象出自那些圣哲的精深的杰出的著作,这一形象是根据现代性模式(理...
一、两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区分意义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土地分散利用均是通过划拨方式进行的,为适应建立可流转的不动产或房地产市场,在深圳等地开始试行土地的有偿批租制度并最终确立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由于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只适用于新取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对于旧体制下形成的划拨土地仍旧由原产权单位按照旧方式使用。由此便形成土地使用权安排的双轨制,即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划拨土地使用权。但是,《城镇...
近年来,检察机关渎检部门把查办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作为渎检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但在执法实践中,由于涉林渎职案件证据不易搜集,责任分散,《立案标准》中的某些条款规定不具体,不好操作等因素,导致其危害后果之重与查处难打击轻形成反差。造成涉林渎职案件立得了,但诉不出,判不了,查案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经济损失的计算无法把握。 ...
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纪在法国产生了启蒙思想运动,这是一次思想大解放的运动,一大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系统地提出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分权、人民主权等理论,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神权世界观进行批判,以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代替古代的自然主义和中世纪的神学主义,以民主共和国和法治主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特权。卢梭在这场思想革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视为西方资本阶级革命的福音...
律理论继受与法律科学化     律理论  继受  法律科学化       2008/10/13
时下法学研究和立法议程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莫过于如何制定和制定一部什么样的中国民法典了。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民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中国历史上缺乏近代西方国家以私法自治、人格完善为核心的民法精神,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也就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化的民法制度文化,这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从国外进行系统地理论继受和理论移植,并通过继受和移植来构建我们的民法科学。然而理论继受不应当是多重继受,否则会造成体系...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唯一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1]是理智的化身,[2]是人类的导师。[3]他一生著述甚丰,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法律思想,尽管有一些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却也是后世研究古代法律文明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笔者通观其相关著述,从以下七个方面对亚翁的法律思想逐一进行简要探讨。第一,亚翁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可以说开后世社会契约论、自然法观的先河。探讨法律的本质,离不开对国家本质的认识...
论“人道主义干涉”     人道主义干涉  合法性  合理性       2008/10/10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没有了强硬对手的西方大国利用这“难得的机遇”,将“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和“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以更大力度推向世界各国。于是早已成为历史遗迹的所谓“人道主义的干涉”又沉渣泛起,被重新粉饰,大加推广。本文就人道主义的合理性及合法性问题作一粗浅的剖析。
论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独立  精神  自由  思想       2008/10/10
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已。其弟子手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
西方近代认识论上有三种典型的因果观,休谟经验主义因果观、康德先验式的因果观和黑格尔决定论式的因果观。无疑地休谟经验主义因果观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可以作为事实因果关系认定的方法。从事实因果关系提升到法律因果关系,涉及到法学认识论的向度,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认识论。正是基于"法学是一门以规范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学科"这一认识,法律因果关系的认定建基于法规目的说。
论法治之精神的终极眷注     法治  法治的精神             2008/10/10
人按照真、善、美三维尺度从事实践活动, 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至上境界,求真、向善、臻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法治的精神体现了对人求真、向善、臻美的终极眷注,具有真善美的价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