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会议中心 中国现代文学史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1.3 秒)
2006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大连召开。本届年会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年会,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各方代表26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绩、发展态势及学术动向作了总结和展望。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多元视野下学科空间的拓展与深化”。
2007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由绍兴市人民政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的“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10月17日在鲁迅故乡绍兴开幕。本次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全国以及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12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和学者。围绕“鲁迅•跨文化对话”的议题展开。内容涵盖了中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对...
2006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研究员,副所长党圣元研究员,《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研究员,副主编王保生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霍松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大康教授等著名学者,以及来自《文学评论》编辑部、复旦大学等...
“鲁迅是说不尽!”“他身负着家仇国恨,以一个忧郁猛士的姿态,以笔作剑,奋力拯救国人的灵魂。”“我们应更多的以一种温情的态度去研究鲁迅……”2006年4月8日上午,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鲁迅研究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鲁迅研究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进行学术讨论。华南师范大学刘鸣副校长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
究竟谁才是对鲁迅影响最深的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引经据典说是中国的嵇康,华师大文学院院长柯汉琳则坚持认为是西方的尼采。2006年4月8日,“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130多名从事鲁迅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于2006年2月2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了分析了文学工作的形势,总结了中国作协2005年工作,研究部署了中国作协2006年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工作要点》,决定提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会议充分肯定了2005年中国作协的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文学创作和作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促进文学事业和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