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有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终端技术 电信 邮政 邮电通信管理工程 通信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学术机构 通信技术相关记录322条 . 查询时间(0.461 秒)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对博士生的培养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本方向从多媒体信号的无线通信和网上传输、光量子信息、3S技术的应用等国家863计划和多个国家基金资助项目入手,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新理论以及多媒体通信及微波传输、卫星接收机、量子保密通讯技术以及相关集成电路设计等研究工作;本学科带头人陈长汶博士长期担任IEEE视频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是福建省"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主要学术骨...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博士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
本学科专业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硕士导师14人。主要设有六个研究方向: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通信信号处理,嵌入式通信技术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六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航空数据通信技术、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图像处理及应用、智能化信息处理与仪器、机载雷达信号处理、机载信号测试与故障诊断等。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与通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院就开始了电子、通信及航空测控有关的研究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以地空数据链、导弹测试和卫星测控数据传输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其它研究方向还包括宽带通信与网络、通信信息处理、超宽带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和分布式系统...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是以培养高水平应用性IT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工科学院,其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清华大学分校、北京邮电学院分院等。学院人才培养包括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源于1973年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经过近40年的建设,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大力提升。
国际学院是北京邮电大学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学院。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功创立,属北京邮电大学本科计划内招生,现有在校生2000多人。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首批进入 " 211 工程 " 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我国最早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北京邮电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通信和信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网络技术研究院是北京邮电大学下属的科研机构,职能是支撑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CERNET的建设与运行,支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密码学二级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经过几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建立了智能信息处理、多媒体与通信技术、通信网与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与控制技术四个研究方向,对贵州省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贵州省通信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立,可以追朔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在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物理系始终是学校的重点系科,先后有蒋德寿、王淦昌、王普、郭贻诚、束星北、周北屏、杨有樊等知名物理学家在此讲学、任教。1958年夏,山东大学迁至济南,物理系部分留在青岛作为组建山东海洋学院的基础学科,并于1959年3月组建了海洋物理系,这是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时设立的最早的五个系之一。
《电信科学》于1956年创刊,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电信工程技术刊物,在电信界有着广泛影响,以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著称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通信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运营维护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通信院校师生。
《通信学报》是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一级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中国通信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交流国内外通信科技新成果,促进学术进步和人才成长,探索新理论、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为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