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认知心理学相关记录199条 . 查询时间(2.913 秒)
2019年8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年会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甘怡群教授获颁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分会杰出国际会员(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Affiliate)荣誉称号并接受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分会的采访。甘怡群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杰出国际会员的荣誉称号为她带来了更多机会,可以为中国...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NACN)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及其国际合作者结合经典双生子行为遗传设计与脑功能影像研究,力图揭示动机相关的伏隔核激活与愉快体验的遗传度。研究招募了86名健康同卵双生子与88名健康异卵双生子,所有被试按要求在3-Tesla磁共振扫描仪中完成一项经典的金钱延迟奖赏任务,并在脑功能任务扫描结束以后填写愉快体验相关自陈量表。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共病应当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亚型,共病患者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及神经系统异常。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NACN Lab) 的陈楚侨研究员及其团队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共病患者表现出默认网络相关功能连接的特异性改变。但是,共病患者是否具有类似的白质改变尚不清楚。为填补这一空白,陈楚侨及其团队与国际学者合作,研究考察了...
最近大样本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与孤独症、强迫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也许与其它精神疾病有着共享的基因和病理基础。然而,在疾病的表型水平,尚不清楚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如何与其它精神疾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如今精神疾病被认为是由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临床患者组成的连续谱系。在临床人群中观测到的疾病之间基因与表型的关联,或许在亚临床...
2019年7月8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刊发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方方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he critical role of V2 population receptive fields in visual orientation crowding”,报道了该课题组采用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
2019年6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娟教授在Current Biology杂志(5年影响因子:10.09)发表论文“Changing the real viewing distance reveals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size constancy in visual cortex”。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真实的距离信息影响物体大小表征的时间进程。陈娟教授为该论...
日前,采用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群感野技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教授课题组揭示了视觉拥挤效应的神经机制。相关成果6月20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视觉拥挤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当一个位于外周视野的目标物体周围有其他物体呈现时,对这个目标物体的辨别会变得困难,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拥挤效应。在过去一百年中,研究者普遍认为视觉拥挤是由于视觉系统缺乏必要的分辨率把目标刺激从旁侧刺激中分离出来,导致...
近日,我校“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认知神经科学团队”与生命科学学院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师生密切协作,在急性应激导致的学习记忆提取受损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Hippocampal μ-opioid receptors on GABAergic neurons mediate stress-induced impairment of memory retrie...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16级博士研究生杨卓娅荣获精神分裂症国际研究协会(SIRS)2019年会议的“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杨卓娅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NACN Lab),她于4月9日至14日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题为“高社会快感缺失个体想象未来愉快事件时异常的脑激活”的研究报告。此次“Young Investigator ...
2019年4月10日(周三)上午9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紫江青年研究员蔡清博士,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心理学院108报告厅做了主题为“大脑的偏侧化、机制与意义”的学术报告。心理学院副院长陈庆荣教授主持了该场前沿报告,心理学院蔡厚德教授,薛松、张晶晶、谢久书、黄艳莉老师,文学院梁丹丹教授,以及心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科院等相关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南京其...
常言道“熟能生巧”。在感知觉加工中,训练也可以使人们对外部输入的编码变得更为精细,这一过程也被称作知觉学习。行为水平上,知觉学习表现为个体对特定刺激的知觉能力随训练或经验而产生的长期稳定的变化;神经活动上,则表现为大脑不同加工阶段的可塑性。嗅觉系统位于异生皮质中,在演化史上非常古老,人们对其可塑性了解很少。一般认为,嗅知觉学习发生在嗅觉加工的晚期阶段,换言之,训练鼻子带来的嗅知觉增益来源于高级嗅觉...
近日,心理学系陈辉研究员被美国心理科学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APS)评选为“2018年度学术新星(Rising Star)”,他也是本年度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大陆学者。该机构高度评价了陈辉研究员的科研成果,称其在“注意与工作记忆”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陈辉研究员长期从事视觉注意、记忆和意识方面的研究,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模卫团队的...
2018年11月29日,由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与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主办的首届2018上海协和心理健康国际论坛在虹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时代、心健康”为主题,共有精神科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中小学学校老师,以及我校师生共18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我校副校长孙真荣,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庆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
2018年11月12日,eLife杂志正式刊出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罗欢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成果“Fast-backward replay of sequentially memorized items in humans”。同时,该论文被遴选为eLife digest特别报道。课题组采用脑电图和行为范式研究了人类序列记忆的神经机制,发现人类大脑活动在记忆保持阶段会呈现一种...
2018年10月20日,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临床心理学顶级杂志)刊登了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易莉课题组的论文“Eye avoidance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s modulated by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