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美术 >>> 雕塑艺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雕塑艺术相关记录524条 . 查询时间(0.45 秒)
薛问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专业教师,1980年生于江苏南京,2010年起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从事雕塑实践及理论研究,自2007年起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数十次。多篇论文发表于《艺术百家》《当代城市研究》《艺术当代》《雕塑》等杂志。完成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课题“大学艺术美育”子版块“西方雕塑艺术之美”微课程研制。
王琪,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创作,电影特效塑形,当代艺术。
郭继锋,男,1976年9月生,河南洛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科研创作处副处长、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本专业于2012年开始创办,原隶属于美术系,2018年正式成立雕塑系。本专业方向现有在职教师均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学府,自2012年以来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高规格雕塑展览屡获殊荣,培养的专业学生也在国内外艺术竞赛及展览中展露头角,受到了国内外专业领域专家的关注及好评。本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与当代意识,具备广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专业创作能力,...
郭锐,绘画专业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雕塑、绘画,主要致力于雕塑,不同材料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和表现,公共雕塑的研究和公共空间中雕塑的创作和展现。
于俊峰,主要从事雕塑、陶艺与绘画创作,雕塑与环境一体化研究,侧重环境雕塑学科理论建构。提出环境雕塑与景观空间同构理论,使中国环境雕塑从美术学跨入视觉心理、景观艺术及传统美术理论研究新领域。
徐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后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装饰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18年中国美院访问学者,2019年参加江苏-维多利亚州建交40周年艺术家驻留活动。
2023年8月19日,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雕塑邀请展首展(青岛站)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展。展览以“文明互鉴、交流融合”为核心理念,包括“东方之光、文明纽带、展望未来、时代之声”4个主题板块,邀请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100位艺术家参展,体现了东亚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创作理念。
此次展览遴选四十余件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与残块,其中既有背屏式造像,又有圆雕佛像与菩萨像。双目低垂,神情慈爱,仿佛在诉说它们所经历的沧桑过往。尤其是北齐时期,青州佛教造像变化显著。佛像衣饰轻薄贴体,面相丰满圆润,宽肩隆胸,独具韵姿。菩萨像则满身雕饰,华贵高雅,柔美绰约。这种独有的佛教造像风格一改其他地区造像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被称作“青州风格”,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胥建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雕塑、公共性雕塑、抽象雕塑、中西方雕塑比较研究。
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学术兼职:《学院雕塑》执行主编,《中国美术》编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雕塑》丛书执行主编。研究方向:雕塑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雕塑造型研究。
王轶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金属焊接实验室教学负责人。2008-2010年由国家公派赴俄罗斯攻读硕士学位(雕塑专业)。在俄留学期间对俄罗斯现实主义雕塑和雕塑基础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作品入选2010俄罗斯圣彼得堡春季沙龙艺术展等国际展览。
李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党委副书记。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等。主要从事具象雕塑基础教学研究,观念具象雕塑创作研究以及公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冯崇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中国雕塑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造型语言研究与转化。教学情况:《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研究与转化》、《装饰雕塑》、《中国雕塑史》。
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雕塑系主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雕塑研究、公共雕塑研究、数字雕塑研究。教学情况:《专业考察》、《雕塑创作基础》、《素描泥塑头像》、《环境雕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