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拉美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拉美文学相关记录81条 . 查询时间(0.342 秒)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聂鲁达情诗全集被誉为“情诗圣经”。聂鲁达20岁写就时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我喜欢你沉默的时候,因为你仿佛不在”等经典的聂鲁达诗句,打动着每一个恋人。他的诗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2022年8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等单位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中国与拉美》编辑部、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华夏》杂志社、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拉美华侨华人系列研讨会”第三次会议“拉美地区华文教育专题”在西南科技大学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国读者对于拉美文学的了解,最初大多来自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文学爆炸”,彼时集中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拉美作家,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风行世界,也使得“拉美文学”的概念进入中国读者和作家们的视野。然而在儿童文学领域,目前中国对拉美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一直相对较少,外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拉美研究也并不充分。拉美儿童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至前哥伦布时代,在数百年的...
《思想本质》是史蒂芬·平克继《语言本能》之后的另一部关于语言与人性的名作。史蒂芬·平克用丰富的证据进一步证实: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平克教授先通过分析词语和思想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对自我本体的了解,以致词语表达的意义远胜于我们最初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一部为普通读者而写的有关语言和认知的科普书籍。
《语言本能》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语言学科普著作。书中平克提出人类的语言并不是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本能,就好像蜘蛛天生就知道如何结网一样。从语言是人类生物本能的角度,平克在书中广泛讨论了几乎所有跟语言相关的问题或迷思,如:语言是否决定一个民族文化的高低,我们是否需要语言才能思考,儿童是如何自发学会语言的……针对各个问题,平克以幽默甚至聊天一般的语气举出许多生动的实例,论述上更是保持了清晰和强有力的逻辑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介入人类生活,使人类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记载人类历史和社会变化的文字与文学经历了从古代的图像符号、手抄本、印刷书到现代的电子书、超级书的进化历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新媒介的催动下,一种新型文学样式——数字文学诞生并发展起来,文学的表达和阅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数字技术对文学信息进行“生产、表述、显示、存储和传输”,通过网络、电子书...
2021年9月18日,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发布,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教授的著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入选,该著作将被翻译为多种外语,由国外出版社出版,在国际上发行。
作为一种程式化文学,传统侦探小说的规则在拉美不断被打破。当代拉美小说呈现诸多新特征,具有社会性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拉美黑色小说成为创作主流。本文在梳理当代拉美侦探小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聚焦墨西哥作家埃尔梅尔·门多萨和阿根廷作家克劳迪娅·皮涅伊罗的作品,进一步阐释拉美侦探小说的创作特色。
近日,“拉美新小说的先驱”、墨西哥国家文学奖、比利亚乌鲁蒂亚文学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得主胡安·鲁尔福的三部代表作品《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金鸡》,由译林出版社首次完整推出中文版。胡安·鲁尔福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称其为“拉美文学王国中最早的国王”,著名作家、评论家桑塔格盛赞其小说“不仅是20世纪文学的杰作,也是20...
2019年8月22日至24日“2019年全国西葡拉美文学研讨会”(常州大学)期间,笔者对受邀出席会议的著名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鲁文·加略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涉及到“拉美文学爆炸”、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文学创作及拉美文学在美国等内容。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50年来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佩。在经济拮据的年代里,他坚持写作;在功成名就的岁月里,他依然坚持写作。多年来,相继写出了《世界末日之战》《绿房子》《天堂在另外的街角》和《公羊的节日》等作品。而在这期间他获得了好几项国际文学奖,社会公务性活动也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他创作的关键就是勤奋,按西班牙的俗语说“上帝帮助早起的人”。为此,2010年诺...
疑案的开发是拉美叙事文学的特征之一。疑案包括了从罪行到叙事游戏的不同形式。拉美文学的诗意和社会承诺存在于被表现为谜的那些神奇事件、模糊的身份、丑闻和罪行里。从类型的角度看,疑案的单纯叙事模式已不可能。叙事成为作者和读者互相影响的结果。类型式阅读已成为一部分作品的叙事模式。拉美作家通过写疑案来写拉丁美洲,而疑案也由此承载了叙事文学在当代社会的一部分价值。
刘秀玉,女,1970年生,吉林蛟河人,九三学社社员,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美国纽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英国戏剧研究》等10余项课题,出版《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塞缪尔•贝克特戏剧艺术论》等专著、译著多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文艺争鸣》《戏剧艺术》等期刊发表...
徐绛雪,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自从教以来一直积极参与浙江省外国文学年会与全国外国文学年会活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访学。
丁兆国,男,博士,教授。现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文论、英美文学、翻译。主要讲授课程: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论、文学翻译。科研情况:在《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译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3部,参编教材2部;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