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雷达工程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2.063 秒)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9年底建成,1990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实验室共参加四次国家级评估(1991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实验室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张仁和院士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简称“前沿院”)成立于2018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经济主战场,以“不断开辟新领域”为指导思想,按照“问题导向”的基本思路,采用“核心+外围”的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学校“有组织科研”创新特区。坚持解决实质性交叉真问题,依托电子信息学科群优势,发展前沿、交叉学科方向,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建设多元学...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为主体,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航天科工集团207所、35所、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国内7家信息感知领域优势高校、研究院所于2012年8月组建,2014年10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认定,是全国第二批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信息工程实验室面向信息大类各专业,全面支持学校2012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专业21门课程的实验,同时支持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实验室拥有高性能服务器、三维扫描仪、机器人平台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年服务实验人时数达到6000人时。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信息工程实验室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对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电子工程实验室主要面向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学员,“十一五”期间每年上述专业学员人数约1000人。实验设备包括:雷达信号产生试验系统,雷达回波产生试验模块,中频信号合路/驱动器,示波器,频谱仪,实验系统电源,信号处理实验系统,相干/非相干实验系统,雷达信号采集卡等,可以开展雷达信号处理、雷达对抗干扰等方面的实验。支撑的课程包括雷达及其对抗系列课程,包括:雷达技术与系统、电子战技术、雷达原...
信号处理实验室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四部分。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课程设计》等的实验教学任务,将仿真演示验证实验扩展为硬件平台上的演示验证实验,使学生对信号产生及系统构成形成直观认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主要由DSP教学实验系统、计算机、数字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的设备构成。主要承担《数字信号...
通信工程实验室是一个门类齐全、演示验证结合、涵盖综合设计与开放仿真、特色突出的多功能专业课实验基地,可全面支持学生的实验课程及各种实践活动。实验室拥有设备1200台套,占地400平方米。可开设9门课程的课程实验及4门课程设计,共开设70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紧密结合现代通信和信息新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更侧重于学员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实验室将由五大综合实验平台组成:光纤通信技术(PDH/...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军工时期就创立了电子实验室。1996年,合并不同教研室的实验教学条件组建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2006年成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2006年中心整体搬迁到新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中心”隶属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学院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院系,从事电子信息的产生、传输、识别、处理、对抗、仿真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培养出郭桂蓉、杨长风、吴曼青等一批国内、...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网络安全专委会)成立于2010年4月1日,是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业务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网络安全专委会作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社会团体,充分发挥支撑政府、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网络安全市场秩序、推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委员覆盖国内近百个单位,是国内智慧医疗领域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学术组织,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人工智能学会优秀专委会。智慧医疗涉及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及通信等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专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病历、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医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医学影像分析、智能问答系统、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医疗、远程会诊、智慧医院、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委员覆盖国内6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委会研究领域包括智能信息、智能网络、智能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处理等。专委会以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解决当前智能信息网络应用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以国家科技计划为导向,以重大行业需求为支撑,深入开展智能信息网络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专委会致力于团结全国智能信息网络...
图像视频通信涉及图像视频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的交叉融合,其特有的远端通信、交互和呈现能力为航空航天、军事指挥、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安防监控、远程医疗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当前疫情条件下复工复产、复教复学提供了重要保障。本专委会在上述交叉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蓬勃发展中应运而生,由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团体的一线科研人员共同组成。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有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高水平的附属医院,还有优质的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11月,实验室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8个实验间,实验设备110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超过600万元。实验室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隶属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围绕海量连接和高可靠性物理层无线传输技术、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毫米波大容量传输、无线移动网分布式优化与高效协同等开展研究。团队方向:6G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语音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非正交多址接入、大规模MIMO、ASIC芯片设计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