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865条 . 查询时间(0.714 秒)
刘东平,1971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3月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6年6月先后在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多种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及等离子体诊断分析工作。在多种低温等离子体设计与应用,如射频等离子体、介质阻挡等离子体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阴极真空弧放电、磁控溅射等离子体等具有多年的工作...
蔡淑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副主任。1990年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随后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到厦门大学工作。1999年至2002年间分别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和美国Drexel大学访问研究一年,其后又多次赴Drexel大学进行短期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核磁共振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
陈忠,博士,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物理系、通信工程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挂靠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挂靠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磁共振新技术及其在化学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1985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接着在本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初到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进行博士后研究。
柳清伙,1963年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教育部第七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美国杜克大学终生教授,IEEE Fellow、美国声学学会Fellow。分别于1983年7月和1986年7月获得厦门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86年9月去美国留学,1989年1月获得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UIUC)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
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出具有直立结构的硅纳米线,其平均长度为20 μm,平均直径100 nm.将该硅纳米线作为电容式电离结构的一维纳米电极,建立场致电离的测试系统,并在常温常压下测试出电离的全伏安特性,得出了一维纳米电极系统气体电离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的硅纳米线作为一维纳米电极,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击穿电压,原因在于它具有较高的场增强因子、小尺寸效应以及高的缺陷密度.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环境材料研究室在开发木材/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生物材料的研究中发现,经过沉积前驱体以及水热处理后,羟基磷灰石可有效沉积在木材表面且两者结合紧密。该方法简单易行,为以生物质为基体的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并使得此类材料具有成为骨替代材料的潜在价值。
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与环境纳米催化材料课题组在金属/半导体异质光催化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合成研究领域获新进展。
2012年8月14日上午,应“理化青年论坛”、“中科院青年促进会”理化技术研究所分会、中科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沈国震教授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Flexible Optoelectronics Devices & Integration的学术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07年国家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重点开展宽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和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的重要支撑。
2012年8月10日下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王海风教授参加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科技前沿论坛学术报告会,就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肖立业所长主持报告会。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根据CNAS-CL16:2006《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的应用说明》,为使电磁兼容检测人员深入理解相关标准,正确使用电磁兼容检测设备,并持証上岗,以确保电磁兼容检测质量。定于2012年9月21-26日在江西省九江市花旗假日大酒店举办第十六期电磁兼容检测技术培训班。
谌平平,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讲师。发表了14篇论文。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是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面向21世纪固体物理和微电子学领域的创新性学术研究。刊登的内容为:无机和有机固体物理、硅微电子、射频/微波器件和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纳米技术、固体光电和电光转换、有机发光器件(OLED)和有机微电子技术、高温微电子以及各种固体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创新性科学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设有器件物...
2012年7月21-24日,第七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比赛在兰州交通大学举行。电子科技大学派出六支队伍共18名本科生参赛,六支队伍全部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时包揽电磁、光电、摄像头三个组别的第一名。
日前,2012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成绩揭晓,电信学院由叶晨老师指导,陈伟、简荣军和居征宇等同学提交的作品“可穿戴触控交互系统”荣获一等奖。由刘富强老师指导,任毅、杨力博、鲁倚光等同学提交的作品“一路同行”和张冬冬老师指导,刘典、王昕、薛敏锋等同学提交的作品“于KINECT的 3D视频会议系统”均获得三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