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理论 新闻史 新闻业务 编辑出版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广播与电视 传播学 传媒生态学 传媒教育 传媒政策与法规 传媒经济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记录740条 . 查询时间(1.676 秒)
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是中国新闻传播史整体研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曲折前行、恢复开拓、反思创新、繁荣发展等四个阶段;研究成绩不小,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展望未来,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创新发展,应立足于新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紧跟新时代,加强思想理论指导,增强宏观历史思维和责任感,推进史料文献的系统整理工作,全面系统、客观深入地研究新中国新闻传播史。
在民国新闻史研究中,蒋介石对新闻宣传的布置和管控始终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据《蒋介石日记》(手稿本)及相关蒋档记载,蒋介石在1928至1949年间,大量参与了新闻宣传活动,《日记》中也涉及到大量新闻史人物和他对新闻宣传的观点。1943年8月25日,蒋介石在其日记中写道:“宣传重于军事”,这与其军事家、政治家的形象大相径庭。本文综合梳理了此间蒋介石所面临的整个国民党文宣系统的运行和失误,认为他之所以发出...
新闻伦理在技术的驱动下正经历新的转向,其特征是透明性正成为新的新闻伦理标准。新闻透明性的提出旨在重建新闻业与公众的信任关系,让新闻生产的流程与操作从“后台”走向“前台”。美国新闻业信任危机、新闻客观性式微、新闻业与受众的关系改变让透明性在新闻伦理中的话语地位凸显。新闻透明性也存在争议,“透明性是否能提升新闻可信度”“透明性是否可以成为新的‘客观性’”是争论的焦点。争议犹存,但不影响透明性实践价值。...
本研究对全国范围内396名新闻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职业承诺状况。职业承诺可划分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等三个维度,研究发现该群体职业承诺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表现较低、继续承诺表现较好。从业体验、职业志向危机和职业期望价值等三类因素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承诺水平产生影响:从业体验层面,接受新闻教育年限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职业志向危机层面,当从业者感知舆论监...
本文选取印度三大主流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斯坦时报》2015-2018年1036篇“一带一路”报道为分析样本,在语义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三家报纸的议题选择和触发事件,并对三家报纸的叙事策略从人物与角色、布景与语境、情节与冲突、结局与解决方案四类要素展开分析,归纳出印度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从观望、忧虑到决绝再到重设的动态发展的四个阶段。研究发现,三家报纸有关“一带一路”的报...
自2010年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若干意见》,迄今已经10年。在这10年中,传统出版业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和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不断拓展出版边界,发展成为新型出版业态,出版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数据上看,国内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在2019年所形成的产值已经突破8000亿元,出版行业对拥抱数...
党报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阵地,引导力提升已成为重中之重。从内在逻辑上来看,党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不仅担当思想宣传与理想信念的“定盘星”,担当信息传播与沟通世界的“主心骨”,而且担当导向把握与凝心聚力的“指南针”。在引导意识形态、引导文化前进方向、引导人民前进中,通过加快提升以创新力为内核、思想力为灵魂的引导力,党报要建设成为举旗帜的领航地、聚民心的先行地、育新人的示范地、兴文化的...
名流现象历史悠久,其诞生、阐释和转型都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一部分:社会价值观从集体主义转型到个体主义,伴随着名流概念的内涵从集体庆典转变为知名个体;社会权威来源从政治权威转移到民主话语,君王和英雄退出名流话语的核心,转而外包给商业名流,尤其是影视明星;当媒体从名流的中介者转变为名流的制造者,新的名流类型也随之诞生。批判的名流研究学派视名流为夯实资本控制力的商品,温和的名流研究学派则视其为社群凝聚的平台...
“建设性新闻”这一理论认为媒体和记者当以立足未来、直面问题、积极诉求、解决导向、行动第一的新闻报道来履行公共责任、谋求公众福祉。作为一个缺少共识性概念定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理念统摄力、现实推广力和理论建设力的西方新闻运动,建设性新闻具有典型的“伞式”特征,试图涵盖西方历次、多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新闻运动理论及实践。这种“伞式”运动策略、范畴特征、思维导向和关联价值,究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新闻消极传统的...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显学,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但乡村作为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乡村新闻传播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传统和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现代性意义上“再造中国”的伟大社会探索,理应被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研究视阈,进而形成一整套从乡村实践中提炼出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的内容、思路和方法。以新闻传播实践倒逼新闻理论,有助...
1870-1890年代的新闻话语中,“体例”是一个常见表达,主要指涉办报活动的原则或规范。围绕“体例”的长期论辩,彼时中文报刊构筑了一套实践中的新闻伦理观念。以《申报》为中心,论文试图理清19世纪新闻伦理的内涵、成因及历史意义。《申报》反复言说的“体例”包含了新式报刊向社会做出的种种道德声明,是一个松散但丰富的、关乎实践正当性的观念集合体。它阐述了报业的价值关怀、行动职责、操作规范及从业者品德等,...
长久以来,国内学者将“漂绿”行为等同于媒介文本之中的“漂绿广告”,忽视漂绿问题背后的主体动因。基于此,本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视角,结合本土实践并梳理近年来国内外以“漂绿”为主题的重要研究,试图勾勒出这一概念的完整面貌。本研究首先从网络形成出发,阐释了漂绿行为在本土语境中的特殊性。接下来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概念模糊等问题,对漂绿问题的相关主体进行了责任界定。最后,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国...
以话语分析为工具,文章对1247篇民国报刊新闻述评样本的文体加以分析,得到了夹叙夹议和非夹叙夹议两种类型,并细化出偏报道类、偏评论类、报道评论类、纯报道类和纯评论类五种类别,进而引申出“偏报道类偏评论类何以沉寂”“纯报道类纯评论类何以退场”和“报道评论类何以主流”等三个问题。继而,以文体生态为路径,辅以“时、势、人”等因素,文章对此三个问题逐一分析,认为:文体因时革、因势变,并因人异,属变动之物,...
声誉对于媒体而言至关重要,在新媒介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在适应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更需重视自身的媒体声誉评价与管理。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企业及媒体声誉评价的代表性体系,基于企业与媒体之间的相似性,借鉴企业声誉评价中相对成熟的声誉商数(RQ)理论,尝试构建适用于中国主流媒体的声誉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媒体形象、产品质量、财务业绩、工作环境、社会责任、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
社交媒体为留学生群体提供了处理多元社交关系的传播平台。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某一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如何影响留学生的身份建构。本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两项思路转换:其一,从考察单一社交媒体的使用,扩充为考察不同社交媒体的“分配性”使用;其二,通过引入“生活变迁”这一概念,反向考察自我身份如何影响其社交媒体使用。基于对20位中国留学生的访谈,本研究首先提炼出工具型、融入型、体验型三类留学生,并比较了三者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