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503条 . 查询时间(2.828 秒)
青霉素的故事(图)     青霉素  弗莱明  细菌感染  败血症       2025/4/21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A.Fleming)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平板培养皿中发现,在污染的青霉菌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生长,形成一个无菌圈,后来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抑菌圈。他认为这是由于青霉菌分泌一种能够杀死葡萄球菌或阻止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所致,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但是,弗莱明的这一重要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既然青霉素可以杀死葡萄球菌,就有可能杀死能使人致病的细菌,直到1940年,英国的病理学家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0年第40卷第1-2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0年第40卷第7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0年第40卷第8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4年第44卷第5期。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领衔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连续一周每天饮用约355毫升接骨木汁,能促使肠道微生物组发生积极变化,提升身体燃烧脂肪的能力,从而帮助人们控制体重并促进代谢健康。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营养素》杂志。
这份2024年9月16日发表于《柳叶刀》的报告发现,1990年至2021年间,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耐药感染,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加到近200万。报告估计,在2025年至2050年间,如果更广泛地获得适当的抗生素和更好地治疗感染,可挽救约9200万人的生命。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说,2025年至2050年间,全球预计将有超过39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人员17日表示,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应对这一威胁。
陶韦新 副教授,研究领域及研究兴趣1.基于基因组信息挖掘微生物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资源;2.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编辑、异源表达技术平台的搭建;3.分子水平上解答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问题,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编辑其生物合成路径实现活性药物分子的高产或创新。
张郑宇 副教授,研究领域:微生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刘峥 特聘副研究员,科研方向: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及靶向药物研究。
郭锋彪 教授,目前进行:(1)细菌和人类必需基因的理论预测;(2)Anti-CRISPR基因的理论预测及特异性抑制的识别及鉴定;(3)tRNA调控的翻译效率分析及表达量提升;(4)试图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肠道微生物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代谢物。
陈朋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病原菌效应因子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研究2.基于结构的靶向药物研发和疫苗设计。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由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连接子以及毒性药物组成,它们通过结合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高毒性药物的杀伤力,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确打击,显著提升了肿瘤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虽然ADCs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有多种产品获得FDA批准,但它们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肿瘤组织穿透能力不足、体内长...
2024年8月7日,《药剂学》(Pharmaceutic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张天宇团队和广州市胸科医院教授胡锦兴团队合作最新成果。他们研究发现卢帕他定具有显著的抗分枝杆菌活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