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胸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实验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外科学 DSA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283 秒)
2023年12月24日,淮北市人民医院DSA手术室投入启用,并顺利完成经皮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标志着市人民医院复合手术及介入治疗水平将进入全新“介入时代”。
2022年7月9日,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D—DSA引导下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技术学习班”成功举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等省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受邀出席本次继教会,会议采取理论讲座、手术直播、解剖实践的方式进行,与会同仁深入分享了“经皮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的最新技术进展及临床实战经...
造影CT血管成像(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胸腹主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0结果:CTA和DS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正确性,准确度均值是正确的;均行DSA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和影像学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 0.05);两种检查方法在肿瘤形态,分型和部位等影像学方面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
探讨640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支气管动脉源性大咯血(BAMH)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BAMH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 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与DSA检查,以临床介入治疗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MSCTA联合DSA与单纯MSCTA或DSA诊断BAMH的价值。
探讨 DSA 下电外科能量平台联合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跟痛症患者 74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7 例,两组均在 DSA 下治疗,治疗组给予电外科能量平台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刀治疗,均每周治疗 1 次,共治疗 2 次,并于治疗后 3 个月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足跟痛 VAS 评分、足功能 Maryland 评分及总有效率。
报道24例(32侧)超声联合DSA引导的经皮顺行双J管植入术治疗输尿管梗阻的结果和经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肾盏,然后在DSA引导下采用导丝交换法植入双J管。其技术成功率为90.6%(29/32),临床有效率为84.4%(27/3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目的 探讨DSA成像血管测量参数在预测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DSA肺动脉造影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1 mmHg=0.133 kPa);无肺动脉栓塞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PASP<25 mmHg。在DSA图像上测量主肺动脉、升主动...
综合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术(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
目的:熟悉和掌握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供血动脉的类型,提高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最大程度地提高TACE的疗效,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右侧股动脉穿刺,插入Pig导管连接高压注射器,经导管行腹主动脉造影,对可疑变异供血动脉选用Cobra或RH导管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采集动脉期和实质期造影图像,明确供血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及供血部位,实施TACE...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分辨率高,当前临床仍然以DSA作为诊断某些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而MSCT血管成像可以三维立体多角度旋转,直观清晰,属无创检查以及CT减影技术的革新使得图像质量越来越接近DSA,有很多学者对MSCTA在一些临床应用方面进行...
平板DSA新技术在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应用初探。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诸多致病因素中,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主要的独立因素。在7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60%脑梗死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脑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狭窄[1]。随着对动脉硬化导致脑梗死的日益关注和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已有学者对病变形态学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导致脑梗死的形态学高危因素[2],但目前缺少一致性结论,且文献中尚未见对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病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