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文学 学说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52 秒)
莫言的小说《红高梁》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代影响极大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第三世界民族寓言”学说的归位,同时更是对其所设定的围城的突围。小说从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诸多方面揭示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原生状态,表达了莫言对民族性的深度思考,使该部小说成为现代中国的“民族寓言”但同时小说又极力体现了中国小说叙事的传统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这种民族寓言的叛逆。
侠的起源诸学说批判     游侠  武侠  起源  学说  批判       2013/3/8
在侠的起源问题上,可谓众说纷纭。截至目前,归纳起来,大致有七种说法,即侠起源于士说、侠起源于刺客说、侠起源于诸子说、侠起源于民间说、侠起源于原始氏族的遗风说、侠起源于神话原型说、侠起源于某种精神气质说,但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对以往七种起源说逐一加以批判,对于进一步厘清侠的起源问题,深化侠文化研究,意义重大。
《大学》与“三纲领”学说     《大学》       2008/1/3
《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很显然,后人认为这三点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可能是与朱熹对《大学》的重视与推崇有关,如果没有朱熹对《大学》的竭力推崇以及他在宋明理学上的权威性地位,三纲领学说就不会受到后人如此的重视。“三纲领”学说所要阐述的精神实质是和春秋战国时期儒...
洛德口头传承学说研究          2007/12/27
为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口头叙事文学的研究,努力改变我国史诗学理论研究历史短、底子薄的现状 为了配合我所即将立项的“中国少数民族口承资料库”建设。 《故事歌手》为口头诗学的奠基作,被称为口头文学研究的“圣经”自出版以来经久不衰。洛德 用了二十五年时间,在口...
来源:光明日报 2006年4月7日和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共同主办。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界流行着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说”。近些年,又被改换成“审美意识形态说”,并被称为“文艺学第...
道,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历史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儒家各派对道作出了各式各样的界说,在中国唐朝,韩愈为辨别儒家之道和释老之道的区别而作《原道》,提出以仁义为道。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徂徕为辨别先王之道和儒家之道的区别而作《辨道》,提出以礼乐,六经为道。《原道》和《辨道》以于道的解说虽然明显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继承,发展关系。通过分析、比较韩愈、荻生徂徕关于道的学说,可以进一步揭示韩愈和荻生徂...
2006年4月7日和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共同主办。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之所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根据在哪里,这始终是文艺学最核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文艺,提出了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制约这一基本原理。也即是说,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规定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