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保健医学 >>> 康复医学 运动医学 老年医学 保健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保健医学 偏瘫相关记录296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观察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如桥式训练、跪位训练、坐站训练、上下楼梯及步行训练为主的训练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加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训练,选择仰卧位腰椎中立位放置、仰卧位骨盆上抬和侧卧位拱桥三种治疗方式,每天治疗30min,持...
目的研究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创立的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常规物理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及最大步行速度(MWS)对...
探讨Pro-Kin Line动态平衡仪及Berg量表(BBS)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50例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41例纳入对照组。由治疗师用BBS及Pro-Kin Line动态平衡仪对受试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分析BBS和动态平衡仪所得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平均轨迹误差(ATE)及各项稳定指数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瘫组BBS得分与...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比较康复训练、针刺治疗以及康复结合针刺疗法这三种不同康复方案的疗效,为脑卒中后康复探索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案。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5例分为康复结合针刺治疗组(综合组)72例、针刺治疗组(针刺组)69例和康复训练组(康复组)64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康复组增加康复训练,针刺组增加针刺治疗, 综合组增加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以及治...
目的观察平行杠上支撑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脑卒中或脑外伤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辅以上肢平行杠上支撑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简化Fugl-Meyer评分(FMA)上肢部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
目的探讨强化训练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每日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每组12例,因失访3例,3组最终完成本研究样本数分别为12、11和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日40、80和1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在...
目的研究骶骨定标法能否有效检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静态站立及步行时的平衡功能。 方法共选取2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采用骶骨定标法、身体节段法检测骶骨标记点和身体重心的平均摆动幅度(MSA)及平均摆动速度(MSV)。以身体节段法作为检测身体重心的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BA)图示法评估骶骨定标法检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信度与效度。 结果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入选患者站立位时X轴MSA 9...
目的探讨强化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强化训练组、常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40 min,每周5次。在此基础上,常规训练组每日联合1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强化训练组每日联合2次运动想象治疗,每次30 min;对照组只给予运动想象的背景音乐,每日...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B...
初步观察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3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每次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治疗组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和虚拟厨房上肢康复训练各20min,每次共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3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
探讨基于有明确任务目标游戏的躯干和下肢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体运动功能(包括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加躯干和下肢强化训练;反馈组40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加躯干和下肢运动反馈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进行对比。观察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躯干...
目的观察继发痉挛性斜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继发痉挛性斜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肉毒毒素组(给予常规肢体康复训练、肉毒毒素注射及一般性支持治疗)19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巴氯芬口服及一般性支持治疗)18例、常规康复组(仅给予常规肢体康复训练)19例,另选取无痉挛性斜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9例纳入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肢体康复训...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悬吊运动疗法,每次持续0.5 h,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BS、FM-B评分均较治疗前...
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本体感觉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Tecnobody本体感觉系统评估、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