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
搜索结果: 16-21 共查到中国儿童文学 小说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213 秒)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逐步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兴盛期,勃兴的势头体现在创作、出版、传播等各个环节。尤其是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儿童文学在思想观念、艺术手法、题材内容等创作本体层面实现了新的沉潜与突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21世纪初年,儿童小说大致存在着两股写作潮流,其一以传统的校园小说为主,其二以奇幻、魔幻、冒险题材为主。儿童小说在书写对象与题材内容方面进入了千篇一律、...
2009年12月12日上午,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儿童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长篇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作品研讨会在红楼会议室举行。蒋风、方卫平、韦苇、彭懿、周晓波、谢华、毛芦芦、常立、胡丽娜、汤汤等学者、作家,作者殷健灵、出版者颜小鹂、舒杭丽、记者顾军以及我校师生共五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小说《腰门》 倡严谨批评之风  文 平  彭学军的新作《腰门》以其清纯、唯美而具有浓郁湘西地域文化特色受到读者关注。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和儿童文学研究所日前举办了“彭学军长篇小说《腰门》研讨会”。研讨会希望通过碰撞和交流,对于长篇小说、对于彭学军的创作、对于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生态,作一次有价值的思考。   韦苇教授认为《腰门》在语言和意境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周晓波教授以“湘西文化、童年意...
上个世纪90年代,曾小春以《父亲的城》而引人注目,获得了文坛的关注,这本处女小说集被列入“21世纪文学之星”出版后,曾小春一度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变动,差点淡出大家的视野。   近十年的沉寂后,曾小春又开始活跃起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小说和儿童散文。曾小春的儿童小说主要讲述乡村孩子的故事,把笔墨倾注在对乡村小生命的关怀上,展示乡土人物的人性魅力,追问时代变革下的人的本质,很有力度和分量。
随着带有恐怖色彩的幻想小说在儿童文学领域地不断涌现,怎样把恐怖控制在儿童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成了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本文力图以彭懿的作品为切入口,探讨把儿童幻想小说中的恐怖控制在一定度的范围内的种种具体的写作技法。
杭州研讨张婴音儿童小说     杭州  儿童小说  儿童文学       2006/12/21
文学报2006年12月15日讯:由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办的“儿童小说创作培训班暨张婴音儿童小说研讨会”日前在杭州召开。来自浙江、黑龙江、上海等地的儿童文学界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者主要围绕张婴音的新作——由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的长篇儿童小说《天天都有麻烦事》,对张婴音的儿童小说创作进行了总结评述,并对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作了热烈讨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