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农村经济学 >>> 农村经济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农村经济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61条 . 查询时间(2.979 秒)
2014年4月30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项目组副组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副院长主持会议,项目负责人邹德慈院士在会上介绍了项目背景,孟伟、崔愷院士,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赵晖司长,中国工程院二局阮宝君副局长,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2012年,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了“北方农村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该项目基于我国农村住宅的现状,针对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民宅冬季采暖和夏季散热,有效改善农户住宿环境而提出的。项目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能源消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围绕低碳农村住宅结构及能量转换技术、农村住宅蓄能系统集成...
林志贝,男,汉族,副研究员。1964年3月,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经系,同年被分配到湖北省农科院科技管理处工作,1997年至2007年先后任科技管理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职务,2007年11月调任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2008年10月任植保土肥所党委书记。中国农业科研管理研究会会员、湖北省科技项目管理专家组成员、湖北省UNDP项目专家组成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世界农村和农民学论坛”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此次论坛以“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和农民之命运”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战略、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以及当代中国农村、农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农村产权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对农村产权抵押持何种理性态度呢?由于我国试点时间短,经验证据还比较缺乏,无论从农村金融历次改革绩效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信贷交易的微观角度分析,都能发现农村产权抵押有其开展的必然逻辑,会使部分地区和经营主体受益,故不能简单否定。但我们不能期望产权抵押成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钥匙。现阶段因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产权抵押面临着比城市更多的约束,在...
2013年4月16日,科技部农村司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培训会,对今年的考核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并就考核指标体系以及相关操作程序进行了培训。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主持了会议。
粮食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使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有自己的GDP增长目标。由于当前种粮食效益偏低,粮食主产区的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也必然会发生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之间的博弈。本书选择湖南一个种粮大县的典型村庄进行研究,解剖了种粮“大村”在承担国家责任和实现地方目标之间的种种博弈,用以折射上述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却日益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领域,由于其经济主体资金存量的有限性和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资金的有效动员与合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转型时期,中国农户分化为传统型农户和市场化农户,二者有着不同的信贷需求特征,与此相适应,传统型农户与市场化农户的信贷...
农村社区公路作为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第一基础设施,受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社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传统农村社区成员呈现出社会特征分化与社会结构层化变动趋势。在这个“半熟人社会”中,笔者按农民在资源禀赋、社会偏好上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两大集团:乡村精英集团和普通农民集团。在农村传统血缘、地缘构成的社会资本激励及农民自身理性的公平相容约束...
“家电下乡”政策对于农户家电保有量的影响是反映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利用基于预算约束的最优化模型理论上了证明“家电下乡“政策能提高农户家电保有量,然后将“家电下乡”政策2007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试点作为一项自然实验,采用项目评价方法中最新出现的合成控制法对“家电下乡”政策在三省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家电下乡”政策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山东省农户家电保有量持续下降的趋势,...
国内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学术讨论,始于1993年、1994年。至今已延续了十几年时间。在此期间,农民的收入状况虽然有过起伏变化,但受到人们关注的程度却是有增无减。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中央对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视,更使之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纵观这些学术讨论,本文提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1,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现状的分析。2,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的定量分析。3,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
信贷活动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与消费平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农户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来自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检验了收入水平、非农程度、风险规避倾向、社会网络等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非农程度对农户的两类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受到“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受农户内...
交易效率是影响分工演进的决定性因素。交易效率的提升推动了分工的演进和城市的兴起。由于城市集聚经济和农村分散经济的不同特性,城乡经济之间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的不平衡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论分析和对来自中国各地区(1985-2008)的省级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都表明,交易效率的提升对于促进城市化发展,推进城乡二元经济转化具有积极意义。交易效率的提升会使城市化和二元经济对立程度呈现出...
基于对陕西农村地区的一个随机干预实验,本文分析了父母培训对农村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将血红蛋白(HB)水平作为因变量,首先衡量父母营养信息干预培训的整体效果,然后分析干预培训对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已有文献相一致,即我们发现给学生家长进行贫血和营养知识培训,对学生的HB水平没有影响。描述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组和干预组学...
本文以亚历山大行动理论为视角,探讨农民工家庭选择妇女“留守”这一行动背后的结构原因,同时,也探寻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内在行动逻辑。农民工家庭作为行动主体,在进城还是留守这种行动抉择的过程中,不仅受宏观制度和观念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务工农民家庭微观行动策略的影响。在留守乡村的决策中,农民工家庭会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解释和谋划,制定行动策略,做出行动选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