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神经病学 >>>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知识库 神经病学相关记录2054条 . 查询时间(2.425 秒)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神经系统受累多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少数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我们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EGPA伴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的患者,经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后,该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一例40岁女性患者表现为急起发热、头痛伴头晕,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MRI检查阴性,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额颞叶显著异常波,脑脊液病理细胞学提示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性炎症,血清及脑脊液核酸检测人细小病毒B19(B19V)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阿昔洛韦及地塞米松等治疗后患者头痛、头晕、眼震、颈抵抗等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抑郁、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患者主观体验容易被躯体症状所掩盖,导致反复在非精神病专科就诊。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全科门诊患者逐渐增多,早期识别常见心理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的了解深圳市全科门诊患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为全科医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家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8家进行问卷调查,以2019-12-01至2020-0...
我国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病人数的42.3%,其中认知功能损伤发生率为47%~75%,其起病隐匿,可导致血管性痴呆,因此早期识别该类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特征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64例,根据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但既往关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疲劳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阐明其发生规律,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期疲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脑卒中后疲劳(PSF)的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10月成都新华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价患者疲劳情...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麻醉、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成为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NM)辅助下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55例CS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应用多模式NM辅助下PECD治疗(NM组),26例单纯应用PECD治疗(PECD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颈部...
描述儿童抗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皮质脑炎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清抗MOG抗体检测阳性,且病程中存在皮质脑炎表型患儿的临床特点。抗MOG抗体检测使用基于转染细胞(CB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
比较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复发组与单病程组临床特征、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差异。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抗LGI1脑炎并给予免疫治疗患者,分为复发组与单病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
探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认知障碍、脑血流灌注改变及其相互关系。纳入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恢复期抗NMDAR脑炎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HC)15名,接受神经心理学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扫描评估其脑血流灌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者相关性。
分析总结重症及难治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出重症监护病房(ICU)后接续治疗阶段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提出接续治疗流程建议。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科普通病房收治的重症及难治性抗NMDAR脑炎,重点关注转出ICU至出院的接续治疗,并进行随访。
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后自身免疫性脑炎(PVEAE)的临床特点。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收治的10例PVEAE患者资料,分析症状学、脑脊液学、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等特点及治疗方案。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估川芎嗪对大鼠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症状及脑组织病理形态,以及大鼠血清和脑组织IL-6,TNF-α和MCP-1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VEGF,PI3K,P-AKT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
早在20多年前,α-突触核蛋白被发现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其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致病因子。此后,α-突触核蛋白不仅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标志,而且还可以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死亡。传递假说认为,一个神经元中初始产生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可能被另一个易损害的神经元释放和摄取,从而启动受体神经元中α-突触核蛋白的病理性错误折叠。近年来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在人脑中可以发现病理性的α-突触核蛋白传递。本文就病理性α-...
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高,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失眠、日间过度思睡、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不宁腿综合征、睡眠节律紊乱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认知损害类型。73%的中国汉族A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其中53%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节律紊乱。AD患者睡眠障碍在病程后期较为突出,因此睡眠节律紊乱一直被认为是AD相关神经退行性变的结果,如"日落现象"。但近期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