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内分泌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内分泌学相关记录1747条 . 查询时间(3.562 秒)
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能够改变矿物质水平、影响骨转换标志物、降低骨密度、破坏骨微结构、加速骨转换以及可能增加跌倒风险,提示其可能对骨代谢及糖尿病患者骨折结局产生影响,探讨其潜在机制并评估接受该药治疗的骨折风险对临床实践中的药物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WISP1)是一种代谢相关的新型脂肪因子,属于分泌型糖蛋白,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一方面,WISP1通过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炎性反应信号通路诱导炎性反应发生; 另一方面,WISP1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糖原合成酶激酶的磷酸化来损害胰岛素的作用; 此外,WISP1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3依赖性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生成和甘油三酯的累积。糖尿病患者中血清WISP...
研究表明,在一些特定的条件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妊娠等代谢应激过程中,胰岛α细胞可被诱导表达激素原转换酶1/3,进而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这种在代谢应激条件下被激活的胰岛内源性GLP-1信号可能通过局部旁分泌形式作用于邻近的β细胞,作为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代谢应激损伤的内源性适应性代偿性机制。而且,多种生理及病理因素如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胰岛素、...
机体中存在两种脂肪组织,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组织(WAT)以及消耗能量的棕色脂肪组织(BAT)。一直以来,人们认为BAT通过消耗糖、氧化脂肪酸、产热来发挥耗能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经典的产热作用外,BAT还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统称为棕色脂肪因子。研究发现,移植BAT后分泌的棕色脂肪因子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T3是首个被发现可以通过内分泌方式起作用的棕色脂肪因子,随后,陆续发...
甲状腺微小癌包括各种亚型的甲状腺癌,但主要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其发病率增长迅速但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无明显增加。热消融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包括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国内已有多个研究者尝试将其用于PTMC的一线治疗,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指南和共识提出了热消融的指征,但最佳的适应证、术前评估肿瘤和淋巴结情况、合理的术后管理等,仍是热消融用于PTMC一线治...
双醋瑞因是白细胞介素(IL)-1受体阻滞剂之一,具有消炎、镇痛、退热等作用,可以促进软骨生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骨关节消炎药物。目前发现,其能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损伤作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因此,基于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文献,从作用机制、基础及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方面介绍双醋瑞因治疗T2DM的研究进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新的饮食方案,近年来被大家逐渐认识。基于很多人和动物的研究证明,这种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具有显著的降糖、调脂、减轻体重、改善代谢等方面的作用。在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的治疗中,生酮饮食可以有效减少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改善代谢指标和达到疾病预防的作用。这为代谢性疾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现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脂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均不能有效的阻止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进展。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旁分泌或内分泌各种营养因子、释放细胞外囊泡以及分化为肾固有细胞或与其融合等机制,促进肾脏的修复,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尿外泌体内含有来自肾单位所有细胞的蛋白质以及成千上万种RNA、miRNA,这些物质随着尿外泌体在肾脏细胞之间转移,改变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和功能,并且影响肾脏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参与DKD的发病机制。因此,尿外泌体及其所含的丰富的生物信息可能是DKD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理想来源。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影响各种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LRG1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不仅参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过程,而且参与周围血管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及靶点。
4-苯基丁酸(4-PBA)是分子伴侣的一种,具有防止内质网中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功能。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4-PBA可通过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通路,改善ERS导致的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进而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探讨自行设计并合成的短肽FLPNF抑制过表达人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的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内hIAPP的聚集作用和机制,及其对hIAPP-INS-1细胞增殖活力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慢病毒转染人hIAPP基因构建的hIAPP-INS-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FLPNF处理hIAPP-INS-1细胞并分组,硫黄素T染色法检测细胞内hIAPP的聚集情况,MTS法检测细...
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RG-1)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Müller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NRG-1处理组(30 mmol/L葡萄糖+80 g/L NRG-1)。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SOD)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Müller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Bcl-2、Bax...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656例T2DM患者,按是否合并DKD分为非DKD组(425例)和DKD组(231例)。比较2组间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SCH患病率等指标差异。按TSH水平分为3组:TSH正常低值组(TSH<2.5 mIU/L...
分析2型糖尿病(T2DM)伴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及伴或不伴腹型肥胖患者的人体成分及胰岛功能的差异,探讨脂肪肝及内脏脂肪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19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脂肪肝以及是否合并腹型肥胖分为4组,组1:T2DM+NAFLD伴腹型肥胖组242例,组2:T2DM+NAFLD无腹型肥胖组59例,组3:T2DM无NAFLD伴腹型肥胖组101例,组4:T2DM无NAFL...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